当前位置:笔趣阁小说>女生>穿越世界线的神棍> 123.儒者问道,武之三境(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123.儒者问道,武之三境(下)(1 / 2)

战国,乃是大争之世。手机端


上至诸侯王公,下至黎明百姓,皆再你争我斗,或争权利财富,或争性命延续,无一例外。


水浅养不出龙,而这般大争之世掀起的风浪,硬深深造出了汪洋来。


这汪洋翻覆,培育出了炎黄文明精神基因的诸子百家,也养出了以无敌至强之力横扫天下的大秦始皇,哪怕这只是天下一偶的浑浊江湖,也延续了战国的大争气象,江湖之中,豪侠林立,邪强纵横,若是将一些传奇江湖典故拿出来说,也堪称精彩。


一如那雪家始祖,孤身守城,一剑倾天变的故事,不论从风骨亦或信念,都堪称绝伦,尽显武者凛然风骨。


墨煌知晓这个故事的时候,就曾经想过,这般精彩,却只是一个难以复制的传奇个例,这实在太可惜了,但可惜归可惜,这也是没办法的。


墨煌这一脉,虽是神棍,但接触的皆是三教九流,其中也不乏一些绿林中人,他们也习武,而在墨煌的师门祖籍记载中,也不乏祖师给一些绿林匪首看过手相,然后留下了一些记录来。


这些绿林匪首,聚众呼啸,持刀劫掠横行一方,大口吃肉,大碗喝酒,大秤分金,然后,他们问算命相师,一开口,基本都是问前程。


因为他们自己也看不到前路,自己也知道要是没什么意外的话,自己基本皆是横死之命。


纵有一身刀头舔血练出来的武艺,也只是官府派几个穿甲士卒,钩锁绳网与石灰并用,了不起再上弓箭,几下就能放翻的垃圾。


最终,墨煌的祖师们也只能陪着笑,那些好话来说,称大王必定富寿延绵,匪首听得高兴,也就看赏,但他们笑完了,也没往心里去,因为他们知道,自己终究还是只能过着这种有一天算一天,今朝有酒今朝醉,哪管明日葬何处的日子。


眼下这些手持神兵的江湖客,在墨煌看来,与这些绿林匪首没有任何区别,皆是漫无目的的流窜各地,做事只求一个痛快就是了,有酒就喝,有肉就吃,没了再去想办法,然后是正是邪,基本只看自己的性格以及做事风格。


就好像姜太祝,因为性格比较阴戾,砍人时也不怎么手软,所以他就是邪道了。


这种江湖客,说的好听一些,就是逍遥自在,说得不好听一点,就是浑噩度日,尤其是那正邪划分方式,更是墨煌感到很无语。


说的直白点,随便逮着一个所谓的大侠,把一个人命案子往他身上一栽,造谣说他是邪道,然后等到风评传开后,他也就成了众人眼中的歪门邪道。


这种江湖,根本不存在什么大侠,也不存在什么坏蛋,大家本质都差不多,都是游侠儿,混混首,,直指为人处世之奥秘,往大了说,也有治世变国之方,这般境界即便穿行千古,能与他比肩者,也是寥寥无几。


只是,武术终是落寞了,武家开道大宗师的学说,也只是一些零散拳经,和一些宗教典籍上的只言片语了,若非墨煌是神棍,也难以知晓他的学说。


墨煌的第二重境之术说,却是对着儒者而问,他的声音蕴含着诡异的力量,窸窸窣窣的颤鸣蔓延于儒者的思维中,形成一种拷问的效果。


你之言行,你之所为,你之修持,可是源自于你的儒之术?纵观自己言行所为,你又是否偏迷了。


儒者本不该受影响,因为儒家也是重心持,擅心养之学派,只是,这个儒者心中也许早有此迷。


三千门徒,七十二贤人,失了孔夫子镇压,虽有孔家后裔把持大势,但终归难有创始者那种威严,导致儒家内也是派别林立,原教主旨和改革派,温和派与激进派,特定学说派系这些玩意,儒家也从不少,儒家若要从打压走上主流,积极向庙堂延伸,自是少不得争论。


对错得失,外人难以知晓,唯有这儒者变幻不定的神色中,看得出这些并非没有痕迹。


这些迷思,被墨煌此刻勾了出来,儒者神色变幻,却是久久无言。


墨煌骤然往前踏一步,气度巍峨,宛如无言的逼迫,让其回答自己的问题,儒者骤退一步。


这一步退后,儒者骤然反应过来,这在论道之辩中,已是大大的落了下风,他定睛一凝,浑身自有一股刚正。


现实总会逼得任何人为之低头,儒者有理想,但也不是谁都愿意为了理想而不顾现实的,走出门,也想一呼百应,让自己的声音有人专注聆听,而非白眼一翻,懒得理你。


请收藏:https://m.shucaiqxsb.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