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小说>都市>别叫我歌神> 第257章:学业与兴趣的座谈会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57章:学业与兴趣的座谈会(2 / 2)

“所以,小白你认为,学业比兴趣重要?”小苏师兄笑问。


“那当然。”谷小白点头,“学业是最重要的,要先处理好学业,才会兼顾兴趣。”


“那你们呢?”小苏师兄问其他三个人。


“兴趣。”高考前一天刷了通宵新游戏的赵默言简意赅。


“不能一概而论,要看是怎么样的兴趣,怎么样的学业。”周先庭有着辩证的思想。


“同样重要!”王海侠表示自己喷人之后才会超神,“想办法把学业和兴趣结合起来,才是最重要的!”


“赵默同学?”小苏师兄觉得赵默和谷小白截然相反的观点,其实更有冲击力。


“学业并不能定义你成为什么样的人,兴趣才能。”赵默说了一句话,看了一圈大家,又丢出来三个字:“赵元任。”


台下,学生们和旁听的老师们一脸的茫然,赵元任谁?


王海侠帮赵默解释道:“赵元任是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作曲家、哲学家,中国科学社的发起人之一。”


台下的大家依然茫然,所以呢?


“赵老先生1909年在美国康奈尔大学时,最初是主攻数学的,选修物理、音乐,后来1918年在哈佛得到了哲学博士学位, 1919年回康乃尔大学物理系任教。最但他最伟大的成就,却是在语言学和音乐方面,他是咱们中国的语言学之父。”


台下的大家目瞪口呆。


这个转职,简直转的太华丽。


学数学的,拿到了哲学学位,教物理,成了伟大的音乐家,还是语言学之父?


“兴趣和学业。”赵默摊开两手,做了一个跷跷板的动作,右手举起,左手下落,“兴趣引领学业。”


台下的观众们若有所思,是哦,如果他对音乐和语言没有兴趣,如何会成为音乐家和语言学之父?


“这只是个例。”谷小白摇头,“国内的大师级人物,李四光写了中国第一首小提琴曲《行路难》;钱学森擅长小号和黑管;袁隆平擅长小提琴;近代多元统计分析奠基人许宝jīng通昆曲,但他们的主业依然是科学家。国际上来说,达芬奇、莱布尼兹这种全才就不说了,爱因斯坦的小提琴,费曼的手鼓和素描,古德曼的歌剧……在兴趣上有成就,并不代表兴趣就比学业重要,他们造福世界的依然是学业,与之相比,他们的兴趣其实不值一提。所以,我认为人可以有兴趣,但是因为兴趣耽误学业,就是本末倒置了。”


台下的观众们听得一脸呆滞。


这些人……原来都这么牛叉吗?不但学业方面牛叉,连兴趣也都这么牛叉?


听小白这么说,王海侠不爱听了,他道:“希腊数学家spyridon (spiros) michkis,29岁就证明了与拓扑量子物理有关的重要的数学定理,却转行去做《蚁人》、《奇异博士》、《惊奇队长》的科学顾问,这三部电影的影响力就不用我说了吧。你看,兴趣。”


“brian harold may,摇滚巨星,皇后乐队的吉他手,《we will rock you》的作者,2006年他回到了学校,第二年拿到了天文学博士学位,还是学业。”


“kip thoe,201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2009年退休后作为执行制片人和科学顾问,拍了《星际穿越》,《星际穿越》里的黑洞多么神奇玄奥,就不用我说了吧,看,兴趣。”


“半导体物理大咖的陈海涌老师,一首《将进酒》火遍大江南北,也没见去当歌手啊,学业。”


“理论物理学家、弦理论研究者brain wecht,40岁辞职去全职玩乐队当游戏主播,兴趣。”


台上已经变成了其他三个人大战谷小白了。


台下,不论是学生们还是老师们,都一脸的呆滞。


他们听着台上四个人引经据典的争论,听着他们提到的那一个个牛bī哄哄的名字,心里就只有一个想法。


呸,学业和兴趣,你配讨论吗?


而更讽刺的是,对兴趣不屑一顾的谷小白,人家在音乐上的成就……


和人家一比,你的学业叫学业吗?你的兴趣叫兴趣吗?


呵,退下吧,凡人!


请收藏:https://m.shucaiqxsb.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