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事情已经发展到如此剧烈的地步,按照朝堂和皇帝的监控网络来说不可能不知晓。
蒙毅负责监控天下文武百官,监御史遍布大秦郡县,每年还有数次的御史巡查,即便是王离和雁门郡官员如何相互勾结,一定会有消息传到蒙毅的耳中。
此事蒙毅一定比自己知道的更早,而且还一直假装不知道,那么冯去疾也可能早已知晓,因为这些人都家族关系深厚,在朝堂的势力盘根错节,有人通风报信一点儿都不奇怪。
既然蒙毅和冯去疾知道,那么皇帝也必然知道,因为jūn_duì 之中还有监军和护军都尉,甚至还有隐藏的玄武卫等密探,任何帝王都不可能绝对放心把这样一支大军放在一个将军手中,必须的监测手段还是要有,即便是监军和护军都尉能够被王离掌控,但玄武卫必然还是会把消息通传回来。
也就是说眼下执掌大秦的最大四个boss,就只有自己被蒙在鼓里最后才知道,而且他们明明都知道却都假装不知道。
骗子~尼玛都是一群大骗子!
陈旭想的越多,感觉心里越苦,想到最后,眼泪花儿都快流下来了。
呜呜,太不要脸了,都欺负老子没有根基。
“侯爷,璞有一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看着陈旭郁闷无比的神情,江璞忐忑无比的开口。
“江大人尽说无妨!”陈旭收拾乱七八糟的心情点头。
“侯爷,雁门关之事牵扯到武城侯,如今上将军刚刚去世,通武侯又刚从岭南大胜归来,此事虽然发生在春季,但时间足足过去大半年,朝堂之上有诸多消息灵通之人必然已经知晓,璞猜测陛下也已经知道,之所以现在才被人捅出来,是有人在试探侯爷!”江璞小心翼翼说。
“试探我?”陈旭愣了一下。
“不错,侯爷当初建议皇帝裁撤西北三十万大军之时,听闻朝堂就有许多人不满,只是被陛下压制下去了而已。雁门关之事虽然闹的比较大,但毕竟只是赵地数郡之地,即便是有人如同项氏一般聚众造反,对大秦来说也不会有伤筋动骨之虞,,这封奏书出现的时机很微妙,正好是通武侯征服岭南的最后节骨眼儿上,胜利的曙光已经近在眼前,而且陈旭还联想到当时王翦病重,有家仆去皇宫请求将王贲调回来,不过皇帝没有同意而已。
也就是说有人在暗中授意用这封奏书试探陈旭的态度,同时也是试探皇帝的态度,如果当时陈旭在朝堂之上把这封奏书呈报皇帝,那么这件事就会由暗变明,不管皇帝如何处置调查,都会让人觉得陈旭是在刻意针对王氏,而王贲正在岭南打仗,王离正在镇守北方,加之当时王翦也生命岌岌可危,挑明这件事之后只有两个可能,一是皇帝要求彻底调查,二是敷衍解决,按照当时的情况看来,皇帝最后敷衍解决的可能性占九成,毕竟只是死伤数百个赵地平民而已,和王氏这种大秦的中流砥柱来说完全无法相提并论,一旦敷衍解决,那么王离便彻底从这件事中摆脱出来,再也不会受到任何惩罚。
而陈旭在此事中得不到皇帝的支持,也必然会损失一些声望,让民间看到皇帝和清河侯之间的关系已经出现了细微的裂痕,皇帝对清河侯不再是言听计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