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确定要去中国?”
庞学林微微一愣,有些意外道。
威滕笑道:“去哪还不是研究呢,我有种预感,有了你的加入,我们这套新理论绝对能震惊世界!”
庞学林笑了起来,说道:“好,那我们就说好了,等我完成在美国的行程,咱们一起回中国!”
“那就这么说定了!”
威滕举起了咖啡杯,和庞学林轻轻碰了一下,两人相视而笑。
……
和威滕一同吃了晚饭,庞学林回到酒店房间,直接找来了中国数学会会长谢勇新,将威滕想要去中国的想法和他说了一遍。
“什么,爱德华·威滕要去中国?”
谢勇新一下子从沙发上站了起来,有些不可思议道。
庞学林笑道:“对,有个课题,他需要和我合作研究,我又没办法长期待在国外,所以只好让他来中国咯,这还是他主动提出来的。关键国内的科研单位我都不熟悉,不知道该联系哪个单位比较好。”
谢勇新有些呆滞地看着庞学林,好半天才缓过神来。
在后世,菲尔兹奖得主或者诺奖得主来华工作并不罕见,但在这个年代,一个菲奖大佬,而且还是,无论是数学还是物理,在这个年代,北大都要比清华强上一筹。
本来历史上北大和清华都是综合性大学,但1958年院校调整,把清华、北大、燕京大学为主的首都高校理科院系,调整到了北大;工科院系,调整到清华。
所以,在1960到2000年左右的40年间,北大是国内文理科综合水平最高的大学,而清华是工科综合水平最高的大学。
庞学林笑着说道:“就是因为北大数学和物理专业够强了,我们过去反而不好施展手脚,还不如去清华来的舒坦。”
话虽这么说,但庞学林很清楚,自己之所以选择清华,只是因为清华的工科背景,更适合自己在未来施展手脚。
对此,谢勇新只能感叹有才人性了。
以庞学林如今的学术地位,在国内学术界,虽然说不上碾压,但一般人还真拿他没什么办法。
谢勇新笑道:“那行,我正好和清华的栾景同校长比较熟,要不要我提前帮你打个招呼。”
“行,谢会长,那就麻烦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