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古文,千万别用现代人的意思去望文生义!!!
古人读《论语》都尚且有理解错误的地方,就更别说我们现代人去读了,最典型的莫过于儒家的中庸,不少现代人都自以为是地把中庸按现代汉语的意思理解成不当出头鸟,做人要平庸什么的,然后以此来抨击这个中庸之道,岂不知这完全是他们这些文盲的自以为是罢了。何谓中庸,不偏之谓“中”(宋?朱熹《中庸章句》题注: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不易之谓“庸”,中庸,合起来就是持之以恒地做到不偏不倚。不偏不倚的意思,大家都懂么?如果国人真的做到这点中庸,那就天下太平了。只是别说国人做不到中庸,外国的同样做不到,否则就不会有那么多官司是非了。
只要办理得人,不偏不倚,合乎中庸,一以国粹为归宿,那是决无流弊的。---摘自鲁迅《彷徨?高老夫子》。“不偏不倚,合乎中庸”,这才是中庸的真正意思,而非做人要平庸,不当出头鸟什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