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小说>其他>花都圣手> 1438章 骊山北构而西折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1438章 骊山北构而西折(1 / 2)

“这是哪里?”


曹睦带着邓展来到了一片废墟一样的地方。


这个废墟的规模可不小,一眼望去,仿佛是望不到边一样。


可以看得出来,还有一些残留的建筑痕迹。


只怕这里以前是一个很长很长的宫殿。


而这个规模,也不由得让他想起了阿房宫。


话说那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


“这让我想起了阿旁宫,但是阿旁宫是人间的秦皇宫殿,怎么着也跟你们阴间没关系吧?”邓展说。


“呵呵,猜的倒是不错,我可以告诉你,这个就是阿房宫。”


“什么?你当我没读过书么?这是阿房宫?你开什么玩笑?”


“你觉得我像是在跟你开玩笑么?”


“阿房宫是秦皇建造的,怎么着也不可能建造到地狱里来吧?”


“你懂个屁,你们阳间的人给阴间的人送东西的时候,用什么方式?”


“焚化啊。”


“这不就对了,你们阳间的阿房宫后来结局怎样?”


“被项羽烧了……”邓展刚答完这句话,眉头猛然一瞪:“你的意思是,当年项羽把阿房宫烧毁了之后,其实是烧给了阴间?”


“对,就是这样,项羽当年也不是头脑一热就烧的,而是他向阴间借了力量。所以要有所表示而已。不然你想一下,像阿房宫这样的宫殿,谁不想留着自己住?”曹睦说道。


邓展也觉得有道理。


史书上说,项羽是认为阿房宫太劳命伤财了。所以就付之一炬。


但如果真是这样,那项羽也的确是脑袋缺根筋。


阿房宫再怎么劳命伤财,它也已经造出来了。蜀山兀,阿房出。砍光了巴蜀一带的树木,才造就了阿房宫。


花了这么大的代价,也了那么多的气力。你一把火就给烧了?一点也不懂珍惜劳动成果。


“他向阴间借了什么力量?”


“阴兵啊,包括当时的四个鬼王,称为风林火山。”


这风林火山的意思就是——其疾如风:动作神速,有如飚风之疾。


其徐如林:舒缓行进,其行列齐肃则如林木之森然有序。


侵掠如火:侵袭掠扰,有如烈火之猛,不可遏止。


不动如山:屯兵固守,则如山岳之固,不可动摇


这四大鬼王,当时各有其能。


初期,他们跟随项羽征战天下,其势不可挡。


“史书上说,项羽手底下的确是有4大猛将。英布、季布、钟离昧、龙且,莫非所谓的四大鬼王就是他们?”


“对,他们是鬼王之身,借凡人之躯体复生的。项羽得到了他们的帮助,无异于是如虎添翼。但是这也是有代价的。那就是必须要供奉他们。给他们很多好处。”


“什么好处?”


“这只是传说,具体是与不是,我就不清楚了。当时他们是借尸还魂,想彻底与凡人之躯体融合,据说要少女的鲜血,没过七天,他们就要用一定数量的少女鲜血来给自己沐浴。这个代价,肯定不小。再家上这四大鬼王当中的英布,脾气最差,还爱摆架子,到后来,项羽都不想供奉他了。于是,在楚汉之争的时候,刘邦那边说可以供奉英布,英布就跑去帮刘邦去了。”曹睦哈哈一笑。


邓展没说话,感觉有点荒谬。


不过项羽手下的这四个猛将,最后也的确都没留在他身边。


钟离昧被项羽猜忌自杀,英布叛变,龙且战死,季布最后也是归顺了刘邦。


“扯远了,我问你带我来这里干什么呢?”邓展回归主题。


“这就是第二代黄泉大帝住过的地方。”曹睦指着那废墟说道。


“第二代?”


“也就是第一任黄泉大帝的儿子,黄泉大帝死了,当然是由他的儿子继承。第二任的黄泉大帝在位也是非常之久,可最后,是莫名其妙消失了。”


“消失吗?”


“对,消失了,没人知道他是生还是死,后来又过了很多很多年,这才被十大阎王共同确定他应该是死了。我带你来这里,就是想带你看看他当年练刀的地方。你不是想学【碧落黄泉逐浪刀】么?整个阴间,除了第一任黄泉大帝之外,也只有第二任黄泉大帝练过这套刀法。这个地方有他施展过刀法的痕迹。你可以感受一下下。”曹睦带着他往废墟的深处走去。


几百米之后,邓展在他的指点下,果然是看到了很多沟壑。


纵横罗列,密密麻麻。


这就像是人工修建的运河一样。


可是,沟壑里面都十分平整,横切面锐利无比。


这显然不是挖掘出来的,而像是某种东西劈砍出来的。


“是刀气。”曹睦说道:“就是【碧落黄泉逐浪刀】的刀气,这里很多人都来看过,尤其是学刀的人,都企图参悟刀法。但这么多年过去,还没谁能够参悟什么。我也早就来看过,对于这刀气,我只能感叹。”


邓展直吸冷气,他的目光顺着一条沟壑远远看去,这起码是蔓延了上万米吧?


“这刀气最长的有多长?”


请收藏:https://m.shucaiqxsb.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