么做,难道是想把自己从清流中剔出?从此不能翻身。
他已经不是大学士了,说起来,他就是一个有同进士衔的老夫子。他连退休都不算,只是被皇家厌弃的老臣罢了。还要怎么样?
此时曾国藩可没像历史上的他那样,在晚清成了力挽狂澜的中坚力量。是剿灭太平军的首功,为此还搭上了自己的亲弟弟的命,但那也是一代名臣的基石。
现在他都没有了,大家现在都在说,当初若不是他有一个好学生李鸿章,他也不可能谋到江南总督的位置。特别是在江南的政绩一般,李鸿章回京之后,他立刻就被调入陕甘,大家也就更笑而不语了。
总督也看去哪当总督!陕甘总督调江南,那就是要放鞭炮庆祝的!他若是从江南调回直隶,那也可以放鞭炮,但是偏偏把他调往陕甘,就跟灰溜溜没两样了。
在陕甘这么多年,他主要责任就是协助左宗棠。他自己其实也觉得气闷!咸丰夫妇的治国理念明显跟他是不太合的,但是他一直对自己说,‘君可不贤,但臣不可顺’来劝说自己,但是心里那根刺,却怎么也拔不出来。
这对曾国藩来说,真的就是侮辱了。他在道光朝一直被称为中流砥柱,在咸丰刚刚登基后,他会以一个长辈的身份来训斥他。而那个折子明明有了效果,为什么自己连京都没进,就直接被弄到江南?
那时,他明明是过去督阵的好不。但是,在江南,他也真的觉得那些跟他没关系,所有的一切都不是他的想法。拿着银山去激励士气、困死太平军,这让他更加觉得非君子所为。
后来,他做了两江总督,却也被人说是沾光。因为那时,李鸿章才七品,不可能一下子提为从一品。
而江南那些年,他说可以税,朝廷不许;他说要限制工商业者。朝廷还是不许!
反正他无论做什么,朝廷跟他说的,都是不许。后来,他也不说了,只专心的按着朝廷的方法来做事。
这些年,他努力按照着他的方式过自己的生活。对他来说,改变不了朝廷,那么就不让朝廷改变自己。所以他按着自己信条好好的过着。他这么要求家人,为什么现在全都在说自己错了。
“中央日报是什么意思?难不成非要把为师踩在脚下?”曾国藩看到报纸第一件事就是来找到李鸿章。
他虽不知道中央日报这篇文章是皇后娘娘亲自写的,但他觉得,这一定是皇家的授意。谁不知道,中央日报是皇后娘娘亲自的办的。但是,他此时过来,其实更重要的是,他真的想知道皇家到底啥意思。
“恩师,上面没有纪静的名字,这文章也是为了教化百姓。为了让百姓知道,打妻子不对,打了妻子,是要服甚苦役的。”李鸿章有点无力。
可是这个是自己的老师,只能接着,请他坐下,但还是对自己恩师笑了一下,遣开下人,并亲自给他倒了一杯新沏茶。
“你当老夫是不识字吗?就是这样的大白话,你觉得老夫是看不明白不成?”曾国藩脸已经成了洚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