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噗噗噗——”
“嗖嗖——”
两岸的弓弩对射,丝毫未见衰弱,唐直麾下的魏卒固然受到了不小的损失,但反观那些乘坐舟筏试图强攻到东岸的秦卒们,亦纷纷中箭坠入河中。
但奇怪的是,纵使是已没有人的舟筏,却不知何故依旧笔直地朝着东岸而来。
『唔?』
唐直见此一愣,随手夺过身边近卫的一支火把,将其丢向河中的舟筏。
借助那支火把落入河中前的些许光亮,他依稀看到有不少秦军士卒竟然用手攀着舟筏,试图以这种方式给魏军一个措手不及。
“嚯!”
唐直轻哼一声,正准备下令弓弩手朝着舟筏射箭,但在仔细一想后,他还是放弃了。
原因在于那些秦兵以舟筏作为掩体,纵使命令弓弩手朝他们射箭,想来大多数箭矢也会落在舟筏上,未必能对这些秦兵造成多么大的损伤,与其如此,不如叫弓弩手们继续压制河对岸的秦军弓弩手,至于那些试图蒙混过关的秦兵,就让他们见识见识河内一带魏武卒的实力。
想到这里,唐直大声喊道:“有敌卒藏身于舟筏之下,弓弩手继续压制对岸敌卒,步卒上前,随我抵挡敌军!”
说罢,他锵地一声抽出了腰间的佩剑。
而此时,那一只只舟筏已在东岸靠岸,正如唐直所预料的那般,一名名手持兵器的秦卒从舟筏下爬上岸来,朝着魏军发动了突袭。
“杀——!”
只见唐直将利剑指向前方,一声令下,他身后两千余名魏卒手持长戈一拥而上,与登岸的秦卒展开了激烈的厮杀。
不可否认,秦兵的实力普遍较强,但相比较魏武卒还是逊色不少,其中最主要的是体现在军备与体力方面。
秦国的士卒,论装备绝非中原最差,但魏武卒的军备,虽然也未见得是中原最,夜袭得手的秦军占据了巨大优势,对魏军采取步步紧逼的战术,或分散兵力同时进攻中营、西营、东营,或集中兵力,一口气打下公孙喜死守的中营,指挥地井井有条;反观魏军,由于仓促应战,今晚彻底被打懵了,待等秦军攻到中营时,营内仍然是「士卒找不到军将、军将找不到麾下的士卒」的情况。
正因为如此,十六万魏军被五万白起军杀地节节败退,或自相践踏、或被秦卒所杀,损失惨重。
面对着这等巨大伤亡,公孙竖强忍着心中的怒气对公孙喜说道:“犀武,撤兵吧,这座主营早已守不住了,就像蒙师帅所说的,我军可以暂时退到伊阙山上,借山势之险抵挡秦军,待等天明之后,再与秦军厮杀,岂不好过此刻叫士卒们白白送死?”
“再等等。”
凝视着正前方远处两军士卒的厮杀,公孙喜沉声说道:“算算时辰,韩军就快到了,一旦韩军赶到,我军就能杀退秦军,夺回这座主营……”
“简直……愚不可及!”
公孙竖咬牙切齿地骂道:“你怎么知道暴鸢就一定会派援兵来?”
“他一定会派援兵的。”公孙喜沉声说道:“我向他求援,若他不派援军,任由我军被秦军击败,事后他承担不起这个责任……”
『……』
听到这话,蒙仲微微摇了摇头。
他对这个公孙喜已经彻底失望了。
与赵主父不同,赵主父是败在其太过于自负,而公孙喜呢,则是因为这个人私心太重,不肯让自己吃亏,不肯让韩军占便宜。
这不,在当前这种危机下,他居然还在算计韩军。
所谓的魏韩联军,根本就是一盘散沙。
微微摇了摇头,公孙竖转头问蒙仲道:“蒙师帅,若韩军派来援军,有机会重创这支秦军么?”
说实话,事情弄到这种地步,蒙仲都已经懒得再白费口舌,因为他知道,公孙喜是绝对不会听取他的建议的。
不过鉴于这话是公孙竖问的,蒙仲想了想还是如实地回答。
“恐怕很难!……对面的秦军,虽然体力有所下降,但考虑到韩军亦是飞奔赶来援助,因此两军的士卒在体力方面应该是持平的。再考虑到秦军刚刚击破我军,士气高昂,我认为韩军的胜算并不高。……再者,秦军是单独作战,他们指挥有序,而我方,待等韩军来援,魏、韩两军士卒互不相识,或许还会出现自相残杀的局面,使局面变得更加混乱……”
“听到了么?撤兵吧。”
公孙竖凝视着公孙喜问道。
“……”
公孙喜默然不语。
平心而论,他终归也是戎马一生的将领,又岂会不知蒙仲所说的这些都是正确的?
只是他不愿去接受罢了。
他眼下唯一考虑的,便是等韩军来援后,两军合力击败前来进犯的那支秦军,务必要将其重创,甚至是全军歼灭,不惜任何伤亡代价,只有这样,才能弥补他的过失。
撤兵?
不存在的,一旦撤兵,像蒙仲所说的那般撤到伊阙山,就意味着他默认了这场惨败,再难有辩驳、挽回的余地。
想到这里,公孙喜摇摇头说道:“还有机会,只要……”
“公孙喜!”
在蒙仲、公孙度以及在旁魏军兵将惊愕的目光下,素来和气的后营主将公孙竖厉声喝断了公孙喜的话,怒声骂道:“你要这十八万魏军皆为你一人私欲陪葬么?!”
“……”
可能公孙喜亦没料到公孙竖竟然会发这么大的火,一时间说不出话来。
只见在无数双眼睛的注视下,公孙竖深深吸了口气,在平息了一番情绪后,沉声说道:“诸兵卒听着,此刻我以副帅、中军佐的名义对全军下达命令,所有魏军将士,不得恋战,立刻后撤至伊阙山。这场仗我方已经战败,没有必要再付出无谓的牺牲……”
“竖?!”
公孙喜难以置信地看着公孙竖,可能是难以想象这位老兄弟居然会“背叛”自己。
然而公孙竖却不理睬公孙喜,仍旧转头对四周的魏军兵将说道:“这并非临阵脱逃,而是阻止无谓的牺牲,我魏军的实力远在秦军之上,今晚只不过是仓促应战,才会遭到如此惨败,待他日我等重整旗鼓,再与秦军厮杀,秦军必败无疑!……现在听从我的号令,全军撤往伊阙山!”
“不许撤!”公孙喜怒声喝止道。
“撤!”
“我看谁敢撤?!”
“撤!……若有何罪责,皆由我一人承担!”
“……”
周围的魏军,以及询问而来的窦兴、魏青等军司马,见此情况亦是面面相觑。
而蒙仲,此刻心中则是升起了几许希望。
不可否认,他魏军今夜确实是损失惨重,但倘若公孙竖能顶住公孙喜的压力,让魏军全军后撤,蒙仲估计他魏军最起码还能保留约十万的兵力。
那么,这场仗还有的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