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小说>历史>战国大司马> 第278章:暴鸢来访【二合一】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78章:暴鸢来访【二合一】(2 / 2)

一开始的话题,还显得比较轻松,主要还是针对屈原被楚国流放这件事。


公仲侈对韩王咎有诸般不满,且楚王熊横也绝非什么明君,因此他从一开始就站在屈原这边,骂熊横昏庸,双目不能辨认明珠,致使忠良遭到流放,屈原虽然脸上平静,但心中怕是也挺痛快的。


随后,暴鸢就开始趁机挖人:“屈大夫屈事昏君,却遭流放,与其流放江南,不如投奔我韩国,我韩国定将屈大夫奉为上宾。”


一听这话,蒙仲就不乐意了,他心说我好不容易说服屈原留在我叶邑,你暴鸢口口声声叫我老弟,却当着我的面挖人,这算什么事?


于是他打趣道:“暴帅,你这到处挖人的习惯却是要改一改……”


听了这话,暴鸢一时没有反应过来,直到屈原委婉地拒绝他:“在下受方城令厚待,决定暂时留在叶邑,大司马的盛情,在下只能辜负了。”


暴鸢这才明白过来,感情挖人挖到自己老弟身上了。


他连忙向蒙仲告罪:“老弟,恕罪、恕罪。……愚兄罚酒、罚酒。”


不得不说,其实倒也不怪暴鸢,毕竟谁能想到蒙仲这座小庙竟然留下屈原这等大神呢?


这不,公仲侈听到屈原的话,脸上亦露出了吃惊的表情,旋即若有所思。


见暴鸢罚酒道歉,蒙仲自然也不会再揪着不放,毕竟他也明白暴鸢的苦处:韩国如今太弱,毫无王霸之相,以至于当今天下的贤则纷纷往秦、赵、魏三国聚集,极少投奔韩国。


甚至于,即便有贤士投奔韩国,韩国也未必留得住。


就好比当年的犀首公孙衍,他遭魏国重臣田需陷害,逃到韩国出任了韩相,可过了没多久,公孙衍就又想回到魏国。


是韩国亏待公孙衍么?


当然不是!


说到底,还是因为韩国太弱小,无法实现公孙衍的抱负,无法让他施展本领罢了。


在这种情况下,暴鸢作为韩国的大司马,决策层的重臣,自然是想方设法想为韩国招揽更多的人才,从当日笼络蒙仲,到今日邀请屈原,皆是如此。


酒过三巡,众人间闲聊的话题,逐渐从屈原转到蒙仲身上。


当然,其中自然避免不了暴鸢趁机埋汰魏国,指责魏国屈待蒙仲,竟将伊阙之战的最大功臣打发至方城这一带。


而对此,蒙仲付之一笑。


他当然明白暴鸢还未放弃笼络他出仕韩国的心思。


再者,虽然方城这一带贫穷落后,但胜在几乎没有强势的地方贵族妨碍他,再加上魏王允许他拥有五万编制的jūn_duì ,因此蒙仲觉得他在方城能大有作为,自然不会理会暴鸢的离间。


而暴鸢在试探出蒙仲的态度,觉得蒙仲对现如今的处境还算满意,于是便也放弃了继续离间蒙仲与魏国的念头。


于是乎,筵席间的话题逐渐转移到了两国目前的共同威胁,即秦国身上。


暴鸢告诉蒙仲:“有细作从秦国送来消息,说秦国于十月初便开始筹集粮草、聚集jūn_duì ,不知又有什么行动。”


虽然他并没有明说,但事实上在场诸人几乎都猜得出来,秦国筹集粮草、聚集jūn_duì ,恐怕就是为了攻打楚国。


毕竟近些年,秦国就是这么轮番进攻魏韩楚三国——打到一个国家屈服,割地求和,就换一个国家继续进攻,过个一两年再换一个进攻目标。


不得不说,自卫鞅在秦国推行了「军功爵制」后,秦国就变得极具侵略性,连番进攻魏韩楚三国,几乎没有一刻停歇。


似这等密集的征战,让中原诸国都感到震惊:难道如此密集的战事不会使秦国的jūn_duì 奋起反抗么?


可事实却是,秦国的jūn_duì 依旧保持着高度的士气与战斗力,令人望而生畏。


而此时,暴鸢也说出了他此番的来意,他想知道蒙仲对「秦国攻伐楚国」一事抱持怎样的看法。


虽说屈原就在旁边,但涉及到原则性的问题,蒙仲自然不会因公废私,他摇头说道:“除非魏王有令,否则,我方城不会干涉此事。……我现如今终归是魏国的军将,理当为魏国的利益考虑。”


这最后一句话,明摆着就是说给屈原听的。


屈原听罢暗自叹了口气,但也不好说什么,毕竟蒙仲说得没错,哪怕是二人的立场调换过来,他屈原也不会在没有王令的情况下,无端端介入他国的战争。


但暴鸢却似乎对蒙仲的回答并不满意,摇头说道:“老弟,愚兄问的是你的心中看法,并非是问你会如何对待。……你我都清楚,伊阙之战,使秦国对我韩魏两国稍生了几分敬畏,因此献地求和,与我韩魏两国暂时化解干戈,转而进攻楚国。楚国……”


他歉意地看了一眼屈原,旋即继续说道:“楚国是挡不住秦国的。据愚兄所知,楚王横虽在国内征集重税,但却用于王室的享乐,以及兴修庙宇楼阁,不肯花费钱财在国家与jūn_duì 上,以至于几年下来,楚国的实力非但没有起色,反而越来越弱……”


听到这些话,屈原亦痛苦地闭上了眼睛,毕竟暴鸢所说的这一切都是不争的事实。


而对此,蒙仲则沉思不语,他问暴鸢道:“贵国有意介入秦国攻伐楚国的战事?”


“不!”暴鸢摇了摇头,解释道:“我国并不打算记录秦国与楚国的战事,我家大王只是对此感到担忧。楚国挡不住秦国,但反过来说,秦国也很难一口气吞并楚国,毕竟前几年秦国刚刚吞并巴蜀,无论从jūn_duì 还是驻军将领方面考虑,秦国都很难吞并楚国,因此这场仗最终的结局,无非就是楚国再次割地求和,屈服于秦国。而这,正是我家大王所顾虑的。楚国若臣服于秦国,必然助涨秦国的野心,使其再次对我韩魏两国心生非分之想。”


稍稍一顿,他继续说道:“为了此事,国相前一阵子亲赴大梁,与魏王以及田文商议此事,希望魏韩两国能共同出面,调停这场仗。”


所谓调停,即指通过邦交逼迫一方或两方停止相互兼并,这也是历代大国防止小国崛起的一种招数。


比如晋国、齐国,甚至时宋襄公时的宋国,就时常介入其他国家的战争,设法使征战的双方停止征战。


顺便提及一句,似调停这种介入他国战争的事,有的国家会买账,有的国家则不会,比如当初宋襄公,楚国就不买账,原因就在于当时楚国的实力,要比以宋国为首的诸小国联盟要强。


而现如今,暴鸢却说想要调停秦国进攻楚国的战事,这真的办得到么?


要知道,秦国不是没有跟魏韩两国一战的实力,秦国之前向两国割地求和,只是想尽快结束这场仗,不希望再损失更多的jūn_duì 罢了。


倘若真激怒了秦国,使秦国倾尽举国之兵讨伐魏韩两国,说实话,魏韩两国的胜算道:“方城令,公仲先生,倘若两位不反对的话,我三人不如私下结个盟约……”


“盟约?”


与公仲侈对视一眼,蒙仲心中闪过诸般念头。


恐怕屈原万万也没有想到,其实他与蒙仲想到了一处,只不过蒙仲觉得现如今时机尚不合适,因此不曾去细细琢磨。


然而没想到的是,屈原却主动提了出来。


但不可否认,这是一件好事。


倘若公仲侈与屈原日后能回到己国担任国相、令尹等要职,这无疑将大大增强他蒙仲的影响力,再不会发生似先前田文刻意针对他那种事,甚至还能因此影响魏、韩、楚三个国家;而倘若公仲侈、屈原最终未能有机会返回故国担任要职,这两位贤才多半也会选择留在叶邑,因闲着无事而帮他处理事务。


无论如何,他都不会吃亏。


:。:


请收藏:https://m.shucaiqxsb.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