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小说>历史>大明之雄霸海外> 第1229节 伏笔当其时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229节 伏笔当其时(1 / 2)

现时大搞开发,粤人讲实利,看重赵公明胜过孔夫子,不肯读书,按明士大夫们的看法是人才不多。


不过还真的有人才,比如陈子壮。


陈子壮出生广州九曜坊之杲日堂故宅,是不折不扣的粤人,子壮少聪颖,属“七岁能文”的神童。


有一年中秋佳节看不见月光,一位在陈家赴宴的嘉宾颇感遗憾,便信口吟两句古诗:“天公今夜意如何,不放银灯照碧波”。年仅七岁的陈子壮听罢,即随口应句:“待我明年游上苑,探花因便问嫦娥”。


果然,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陈子壮16岁时,应岁试冠邑弟子员。


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陈子壮20岁,乡试考中第八名举人。


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陈子壮京报连登黄甲,他中进士并在殿试中获一甲第三名(探花及第),应了诗谶,时年24岁,授翰林院编修!


古代中秀才不易,中举人更难,中进士则是难上加难,许多读书人苦读到白头也混不来一个秀才。


可对于学霸来说,秀才举人进士一路考上去,简直是开挂般轻而易举。


请收藏:https://m.shucaiqxsb.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