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制,两千石太守有守土之责,轻易不可擅自离境。
换言之,出现在幽州牧刘虞身前的这五位太守,除了一个本就是范阳所属的涿郡太守崔敏外,其余四个人现在都是犯了严重罪行的人,只要刘虞想,理论上他可以立即行使州牧权责,一边上奏洛阳予以弹劾,一边临时处置这四人。
但是,这只是在理论上而已。
而实际上,做过一任幽州刺史,多少对幽州这地方有些了解的刘伯安面对着足足五名太守,却选择了对这些人的罪责置若罔闻,甚至还主动奉迎了上去,大家在范阳城内大宴一场,堪称上下尽欢。
然后,五名太守就护送着卫将军的节杖,往卢龙塞去了……这下子,连涿郡太守崔敏也犯法了。
“卫将军咄咄逼人!”听闻五名太守不告而别,幽州牧下榻的都亭馆驿中,刘虞之子刘和当即便忍不住有些愤愤然起来。“朝廷固然让他主持军事,但各郡太守却是父亲这个州牧直属,他如今驱使五郡太守如下吏,岂不是刻意要给大人一个难堪?!”
“无所谓了。”赤脚坐在榻上读书的刘虞倒是看得蛮开。“天子让我来,本就有借机勒住卫将军,让他不要干涉洛中局势的意思,卫将军自然对我颇有介怀……但等幽州叛乱平定,我也好、他也罢,都是要回洛中做事情的,到了那里是友是敌还要重新论定,所以何必为了这里的些许事情跟人家起了生分,以至于将来在洛阳大局上有伤呢?”
刘和想了一下,也多少明白这个道理,但年轻人的不平之意又哪里是轻易能罢休的?
“父亲。”刘和在塌下走了数圈,果然还是振振有词。“话虽如此,但也不可过度示弱,否则今日若让这位卫将军看轻了大人,以后便是到了洛中,大家一起辅佐大将军行政,也会被他欺到头上的。说到底,边郡之人虽然强横勇武之处让人无话可说,可终究行事野蛮轻狡……”
“吾儿,你是今日才知道卫将军是边郡出身之人吗,我还以为天下人都知道呢?”刘虞闻言不由失笑,然后便放下了手中书册,那是一本安利号版印的新书,所谓安平崔氏名臣崔寔所著《四民月令》是也,乃是汉代庄园经济的集大成之作。
刘和一时语塞。
“吾儿。”盘腿坐在榻上的刘虞见状倒是不笑了,反而有些感慨。“我再问你,既然天下人都知道卫将军是边郡人,为何他还是这么年轻就做到了卫将军,而且所有人都认为他将来一定会入洛辅佐大将军为天下政事呢?”
刘和终究是三十而立了,所以长叹一声后,他倒也能实话实说:“因为卫将军本就是一句,阎柔不是没想过跟公孙珣有所连接,公孙珣也不是没注意到此人,但一来,公孙珣觉得此人实力太强,有心压制;二来,莫户袧在当时看起来才是更加值得信任之人……更兼公孙珣经营塞外的核心思路在于保护辽西通道,对鲜卑霸权还真没多少感觉,所以这才选择了建筑承德城,并交给莫户部把守。
而此城一成,阎柔却是更加不可能与公孙珣合作了。
“刘公。”鲜于辅冷笑道。“那轲比能看似在草原上拥众数万,不可一世……但实际上,其人今日的局面,却只有三分是他自己的本事,还有三分乃是卫将军横在幽州,行事又过于强横,逼得昔日东部鲜卑诸部不得不寻个强大点的首领来当这个盟主,而这最后三分,便在于阎柔是个汉人,不好为此盟主,不得不推崇与他罢了。若阎柔引众来投刘公,卫将军又在卢龙塞出兵向北,则轲比能必然不能安抚下属,其人要么也来降服,要么只能坐视他手下那些大部族一哄而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