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小说>其他>城姬三国> 第二百七十三章 后方的忙碌(二合一)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七十三章 后方的忙碌(二合一)(1 / 2)

白图看过战报之后的心情不错,同时也有些烦恼的微微蹙眉。


继中路军破鄂城,北路军破三关隘道、东西会师于复阳之后,南路军终于也取得了战略性的成果——张辽和高顺已经带兵突破五岭之地,抵达荆南武陵郡!


虽然从地图上看,这还算不上“战果”,只是“行军”到了荆南,但是……能够通过五岭之地,就已经证明陈宫的计划成功。


只是……令白图稍感不安的是,山越担心大将军府会“过河拆桥”,而且从五岭之地运输辎重,还要这些山越人协助,故而陈宫依旧作为“人质”,留在山越部族中。


从陈宫传回的消息来看,山越人的三大宗帅力,还有一个望空在策划着什么yīn谋,而且五溪蛮在不久前,开启了“白虎祭”、或者说是“白虎试炼”,现在各个部族都在五岭之地,与山越人奋勇厮杀!


之所以张辽和高顺能带人通过,是因为摩忽肯的主动放行,而且五溪其他部族对于汉军也并无兴趣——白虎祭的目标是山越人,何必去动难啃的汉军?


这也是之前大将军府和山越人说好的,他们负责提供粮草,山越人负责在五岭,开辟出一条道路……


对于张辽、高顺的离开,山越人也感觉松了口气。


不过陈宫并没有汇报的太细致,比如……那次他指引高顺去偷袭“劫粮”之后的五溪人,其实是促成如今局面的重要催化剂。


正是那一战,令摩忽肯明白,汉军很可能发现了他与望空的勾结,不过从山越联盟的情况的来看,汉军果然是期待他们互相撕咬,并没有与山越人共享这一信息,并且也从这一战的幸存者口中,得知了这支汉军的qiáng大。


故而摩忽肯选择最后讹诈镇守荆南的刘磐一次之后,放任他们汉人去“狗咬狗”。


准备自己先专心成为白虎祭最大的赢家,成为五溪人真正的共主,同时削弱山越人的实力才是正道!


可惜陈宫的战报十分简略,对于五溪人所谓的“第一勇士”,他虽然听闻过,但在战报中却没有提及,否则白图有可能从“沙摩柯”这个名字想起什么……


现在白图一面为南路军进入荆南而欣慰,一面也担心陈宫的安全。


白图也明白,以陈宫的能力,之所以留在山越部族,更多的应该为了给大将军府将来“整合五岭之地”铺路。


否则他们想要人质,陈宫就会老老实实的去吗?


陈宫去了,就仅仅是人质?哪怕他们对陈宫永远保持戒心,迟早也有被陈宫“卖了”的一天……


近来将军府中,最忙碌的是吏部和礼部,因为有大量在六部之下、附属于将军府的部门,开始陆续成立。


其中很多官署,“将军府”或许用不到,但是日后的“楚侯国”,却能够用得到!


现在白图为了不那么“冒头”,虽然已经得授九锡,但依旧以汉大将军自称,对外也一向是qiángtiáo“将军府”,而淡化“楚侯”的封爵。


毕竟名义上授九锡的侯爵,是可以开国的,只是现在还不是可以到处嚷嚷自己要开国的时候!


不过时机迟早会成熟,不仅仅是为了虚荣,也是为了进一步摆脱与朝廷的牵连——“匡扶汉室”到了这个地步,自然就是要甩开汉室!


否则等曹cào和袁绍分出胜负后,用朝廷的名义拿捏自己?


现在白图和鲁肃的预期,是占据荆州、合荆扬成西楚之势后,可以正式打出“楚国”的旗号,到时北方无论谁高谁低,都应该还没有彻底分出胜负,完全能够站稳脚跟。


而大小官署,现在就已经开始筹措,不只是前线,后方也在忙碌中……


比负责观星、厘定历法的太史令,负责主持祭祀的太常,负责管理王族私产的少府,负责纠弹属官的御史中丞……


虽然这些都是朝官、甚至是九卿,但是如今丞相府都置有丞相少府,没道理丞相摸得、楚侯摸不得。


像是太史令,更是重中之重——其主要职权是观星。


东汉时的太史令,已经被史诗级加qiáng后、又大削了两次的版本。


先秦时就有封国设立太史令,有编史、观星之职权,在西汉时出了一部“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sāo”后,司马迁成为“太史公”,理论上其位在丞相之上,各地的公文都要先进太史公、后入丞相府。


不过司马迁之后,太史令已经被大削过一次,但依旧有编史的职能,而在西汉后期,太史令只剩下观星的职权,而编史不设专门的史官,宫中有“起居”负责记录,至于具体史书撰写都是“兼职”,时而由太史令负责、时而由其他官员负责。


这也是为什么在后世三国时期,蜀汉没有专门的史官——算是秉持了东汉的传统。


而太史令的观星,也不仅仅是为了占卜,也是为了观测节气。


西汉时就已经有二十四节气的说法,是“干支历法”的重要补充。


二十四节气是对太阳年的周期的测定,更能够代表一年四季的气候变化,这也是为什么二十四节气反而和外来的“阳历”的日期能够标准对应,与本土“yīn历”却并不对应。


比如冬至往往是公元纪年的12月22日……


没有二十四节气的情况下,干支历法是纯粹的yīn历,正是因为结合了二十四节气,设定干支历法中的闰月,才是yīn阳结合的完整“农历”。


而二十四节气在古代,是观测出来的,虽然不像后世能jīng确到“秒”,但也不会差太多。


今后每年由楚侯府的太史官,来发布节气日期、指导农耕,可以潜移默化的提升治下百姓的归属感。


另外在时机成熟之后,更是可以暗搓搓的恢复太史令官署的编史职能,这可是真正的社稷重器!


一大票的新官署成立,不仅吏部和礼部忙前忙后,陆康也没少cào劳。


虽然现在大将军府在江东的地位,越发深入人心。


尤其是有了淮南之后,对江东的依赖性也有所降低,故而陆康的“世家枢纽”作用有所削弱,但是江东世家已经习惯于找陆康抱团。


而陆康的事情增加之后,作为书佐的张春华,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历练,最重要的是……在陆康的帮助下,张春华平时是代表陆康和其他世家的人接触,其他人也多给她三分薄面,她也越来越熟练于待人接物。


毕竟陆康年事已高,不能凡事都麻烦他老人家,有时有些不用亲自见、或者不想亲自见的人,都是张春华接待。


请收藏:https://m.shucaiqxsb.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