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小说>其他>城姬三国> 第三百八十四章 水利人选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八十四章 水利人选(1 / 2)

白图一路从江夏,来到南郡,在江陵停留几日之后,来到了秭归县。


秭归县的政务、尤其是水利兴修方面,着实令六部官员与白图都眼前一亮——快赶上将军府时期,扬州的平均水平!


秭归县本就在长江之侧,水系丰富,西面既是巫山,县境内有部分巫山余脉,与巴郡山川相隔,坐在江水出巫山的位置,的确是兴修水利的好地方。


不过……要知道在刘表时期,荆州府对于各县地方的民生水利工程并不看重,而且也没有水泥之类的利器。


这种情况下,秭归能达到扬州的平均水准,已经足见其县令才能……


对此虽然六部官员啧啧称奇,但白图是早有些预料的,毕竟这秭归的县令,正是大名鼎鼎的李严——行吧,其实也不算鼎鼎。


作为一名内政型文官,在朝政上,李严显然有很大缺陷,算是诸葛亮的……半个政敌?


历史上的夷陵之战、或者说是与东吴开战,可以说是刘备一生中最大的错误,只是这个错误他不得不犯。


败走白帝之后,刘备已经没有挽回错误的机会,只能最后安排下后事,而“白帝托孤”可以说是刘备最后的成功,诸葛亮没有辜负刘备对他的信任,哪怕最终北伐未竟也非战之过。


不过实际上“白帝托孤”时,刘备嘱托的是两个人,另一位就是李严!


如果当时法正还在的话,或许会有更好的选择,但是没有如果……


历史上李严先是在荆州出仕,为秭归县令,之后在曹cào入主荆州时,投奔西川,为成都县令,在刘备与刘璋反目,于绵竹两军对峙时投降刘备。


故而李严和费祎、董允一样,算是有西川背景的荆州人,在刘备生前基本一直在西川top5的行列中,尤其是法正、刘巴相继去世后,李严俨然位次于诸葛亮。


不过在托孤之后,李严不仅经常与诸葛亮意见相左,而且……人缘不好,脾气糟糕到“费观和李严关系好”这种事情,居然都能特地写进史书里。


而且刘禅也对诸葛亮更加亲近,很快就疏远了李严,于是李严立刻换了个套路,表面对诸葛亮很恭谨,甚至撺弄诸葛亮授九锡……


后来在诸葛亮第四次出祁山的时候,李严督办粮草不利,令诸葛亮不得不撤军,事后又在刘禅面前反咬一口,告诸葛亮的黑状,结果诸葛亮仿佛主角一样,直接拿出了李严给他的传书,揭露其谎言,疯狂打脸输出,至此……李严被罢官,再也未被启用。


之所以是“半个政敌”,是在李严在诸葛亮对手列表里根本不露头。


李严在被罢官之后,虽未再用,但诸葛亮却将其子李丰,提拔为丞相府长史——也就是自己的副手,依旧负责督办粮草。


大概诸葛亮也未拿他当对手,只是他一厢情愿罢了……


“下官李严,拜见楚王,见过各位大人。”此时李严得白图召见时,还有些激动。


毕竟他自己知道,自己在秭归的政绩很不错!


虽然在刘表时期,荆州府不在意这些,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楚国应该会重视他的功勋。


李严此时三十出头,中人相貌,气质上虽不油腻,但却有些令人不喜的“昂扬”——五分怀才不遇、伴着五分自视甚高的那种。


比如李严一进来,便直勾勾的看着白图。


白图倒是不讲究不让属下看自己的那套,否则没有眼神交汇,彩虹之源的效果都不好!


请收藏:https://m.shucaiqxsb.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