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小说>历史>战国万人敌> 586 苦难才是主流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586 苦难才是主流(1 / 2)

“队长,前方就是老丘,再过去,就是济水。”


“这里已经是郑国地界?”


“应该是。”


“附近连地方士卒都没有,看来郑国还真是拉了不少人上前线。”


“队长,我觉得这是郑国有人想消灭郑东乡大夫乡士。”


“郑国国君又没死,现在郑国掌权的是郑城子,名不正言不顺的,不把国君的忠臣良将都消磨干净,怎么控制朝局?”


打开水壶,喝了一口清水之后,身穿皮甲的军官,这才笑了笑,“就算郑国内乱,也不至于跟卫国人打成这个样子。现在卫郑交战,真要说死了多少卫人、郑人,我看未必。”


说罢,军官又道:“首李说得对,卫国也好,郑国也好,这是借机杀人呢。”


持续了半年的卫郑之战,先不说卫国郑国双方的损失,被这俩地区小qiáng搞死的国家倒是有不少。


南燕国和胙国,先后被灭,胙国那是相当的倒霉,被卫国借用南燕国的名义,一战就推了个干净。


胙国是个复国,被洗劫一空之后,卫国又迅速后撤,不但把胙国重新bào露出来,连南燕国也是如此。


然后郑国以“复胙国社稷”的名义,又推了一把胙国,把剩下的那点人口、资源,再次抢了个干净。


很正常嘛,老子帮你复国,你不得给点好处费?


胙国国君寻思着老子也是“含姬量”很高的国家,你们两家臭不要脸的,看在一个祖先的份上,也看在我胙国当年也干过东夷的战友情谊上,好歹也剩个仨瓜俩枣啊。


现在一样也没有剩下,就剩老子一个光杆国君,那还顶个pì用?老子也撤!


国家也不要了。


胙国国君还真是挺有种的,直接过了南河,跑河内去了。


到了河内,就找上了晋国人,说是避难,然后晋国人就开了孟门,让胙国国君留宿晋国。


晋国这一手,很是吓到了卫郑两国,心想霸主大哥收留胙国国君,这是啥意思?是不是以后要算总账?


可转念一想,现在晋国内部在搞称王呢,一旦闹起来,晋国几百年的招牌也没啥用,另起炉灶是那么容易的?你除非是野人,否则“含姬量”这么高,以前的小弟,还真不用服你管。


小弟们不一定反你,但可以嚷嚷啊,派“忠臣”去绛城,说咱们“含姬量”这么高,应该忠心啊,怎么可以悖逆周室,自立为王呢?


当然了,我是“忠臣”,周天子也这么说,但你们老晋家只要给钱到位,我就不嚷嚷。


晋国对内称王,最烦的就是正统性,没人bībī还好,有人bībī,这就是麻烦事,时时提醒着这事儿吧,它政治不正确。


又不能大杀一通,那就只能砸钱买通稿,让周边的小弟们,发一个“晋国大法好”的通告。


舆论上一定要炒热,这点钱,捏着鼻子,晋国也就认了。


也是有了这样的判断,卫郑两国一边互殴,一边很有默契地洗劫双方夹缝之中的弱小势力。


不但吃掉了本就虚弱的南燕国、胙国,连曹国、宋国在北方的一部分边邑,也被吞了下去。


战场犬牙交错,一下子从濮水拉到济水,最恶心人的时候,戎国一度要跑路,想要去茅国东南避难。


之所以选择茅国东南,就是因为这里毗邻泗水,到了泗水,这事儿就好办了,坐船也好,走路也罢,到吴国北境很近。


当然说是吴国也不太好,主要还是因为上将军李解的地盘,就是傅城,也就是原来的bī阳国。


这世道,哪里有什么安乐窝?


但和斗争不息的混乱之地比起来,上将军李解的治下,那必须是人间乐土啊。


至少不用战火纷飞不是?!


请收藏:https://m.shucaiqxsb.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