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小说>历史>战国万人敌> 665 是要厉害一些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665 是要厉害一些(1 / 2)

也不怪洛京的士人愿意拿这“五yīn币”,实在是这几年因为李总裁的大力经营,让yīn币在江淮地区非常有认可度。


加上江淮地区的特种产出又大多用yīn币结算,哪怕不计较那些高端商品,只是寻常的咸鱼、风干海产品之类,一般来说,乡里这样的单位,也用不上多大“面额”的支付货币。


yīn币的购买力,此时已经绰绰有余,足够维持家庭为单位的消费、采购。


加上yīn币做工jīng美,上面有着不可复制的特殊花纹,跟乱七八糟的镈币、刀币相比,yīn币稳定不说,圆形圆孔钱也携带方便。


不过这些对于洛京“公民”而言,并不是主要的需求,真正让洛京“公民”愿意收集yīn币的缘由就只有一个,yīn币能够相对简单地采购到淮中城所出产的特殊商品。


这个冬天同样寒冷,包括洛京在内的所有中原大城市,只要是有钱的人家,都流行了一种烧炭的炉子。


不但能够取暖,做菜烧水也更加方便。


一只炉子的造价不低,光靠yīn币来支付,那是一大笔钱。


但对于洛京的城市居民而言,他们要的不是炉子,而是炉子里轻松燃烧,并且是能够可以燃烧很久的煤饼、煤球。


一枚yīn币,可以采买几十个煤饼,而对于普通人家而言,一天也用不了几个煤饼。


相较于柴火,显然煤饼要更加划算一些。


而且煤饼拿来保存火种也更容易,处理得当,能保证一天都有火源。


只可惜想要采买煤饼或者煤球,并没有那么容易。


颍水、汝水的船队在冬天,很难直接深入中原,往往都会在陈国、郑国、蔡国这三个国家改换陆地运输。


这个成本就高了,所以对很多洛京、新郑大户来说,因为采购量大,反而直接自己拉役夫过去运输,反而更加划算一些。


可这年头大户终究是少数,小户人家,尤其是那些乡士和城市落魄贵族,他们既没有大户的财力,又不想和庶民一样“卑微”地前行。


那自然是指望着从经销商那里体面地采购一些,他们采购得不多,对于郑国、周国的经销商而言,就没多大吸引力。


寻常绢布、麻布,对这些二道贩子或者代理商们而言,完全没有意思,懒得做这样的小生意,而且还得一个一个煤球地区计较。


可要是换成yīn币,那就不一样了。


这种圆形圆孔钱,对中间商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保值商品。


没错,淮中城铸造的圆形圆孔钱,在国际贸易中,同样是一种商品。


类似齐国、宋国这种商人地位相对较高,商业气氛相对浓厚的国家,很早就有意识地进口了不少圆形圆孔钱。


李解最开始试制的第一批次yīn币,有四分之一流入到了齐鲁宋三国。


而同样的,这三个国家,分别是李解拳头产品的重要采购国家。


第二次bī阳之战的时候,像鲁国就很痛快地把bī阳城的外交官们都卖了,换来白沙村的各种竹制品特产。


尽管当时李解没有硬性要求在这样的交易上用yīn币,但鲁国自己主动选择了这样干,而李解下达命令,用圆形圆孔钱来结算国际贸易,要比鲁国先行运作还要晚上几个月。


随着第二次bī阳之战结束之后,宋国是割地又赔款,自然而然地,抬高李解国际地位的同时,李解带来的奢侈品、优质商品,也开始大量流入中原,以宋国为核心,向着周围的诸侯国扩散。


这个过程中,yīn币的重要性已经开始凸显。


大宗结算用绢布,小额支付用yīn币,就是在这个时期,伴随着夏城江yīn会馆的成立,楚国叶公跑来混了一堆“大红01”之后,形成了很微妙的商业共识。


洛京毕竟是国际大都会,而洛京士人也是最好脸面的,他们有见识有知识,但却无法过得像大贵族那样jīng致体面,自然而然地,复杂的心态就会滋生。


当出现一个不会有损他们体面,又能赚取yīn币的好机会放在他们的跟前,可想而知这些洛京士人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


于是乎,周天子那近乎不要脸的cào作出来之后,原本大贵族们指望着的“国人bào动”,不但没有出现,还反过来刮起了一股歪风邪气。


社会上的舆论,现在讨论的是“天皇大帝”在神界到底有多牛,管理群星的时候,群星们听话吗?


听说“帝勾陈”掌兵事,想必这掌兵事的宝典,就是流传在人间的《威王遗书》吧?


本月天子不上朝,洛京的老世族们一脸懵bī,寻思着怎么可能发生这种事情?难道以前各种挑三拣四的洛京“国人”,还有那些在郊外死要面子活受罪的乡士,都成了周天子的脑残粉?!


那不能!


别人不知道这群洛京“国人”和乡士的niào性,他们这些“三公”“六卿”“五官”之后,能不知道?


一时间,老大世族们关起门来开会,纷纷讨论最近洛京是不是有什么妖邪作祟,要不怎么会出现这种状况?


怕不是周天子开了挂,请先王们上身了吧。


而周天子在洛邑王宫中,指天发誓:我姬某人没有开挂!


发完誓的第二天,又领了“五yīn币”的洛京乡士们,纷纷在食肆坊市之间表示:周天子牛bī!


要不是知道汉子国的外交大使就在洛京,周天子一看这动静这状况,差点就相信自己身为国君,是特别受“国人”爱戴呢。


周天子发过很多誓言,但这一次,他敢发誓,洛京乡士之所以挺他,这其中要是没有汉子国的人在搞鬼,他可以选择退位让贤。


洛京王宫之中,周天子正带着妃子们吃火锅,除了火锅,还有两种酒,一种是米酒,另外一种则是“琥珀酒”,两种酒都是南方使节团送的。


每年“倒春寒”之前,都是比较难受。


哪怕是洛京王宫内部,也好不到哪里去,虽然修建有取暖设备,但因为对柴火或者木炭的消耗量太大,其实自从周天子登基以来,真正启用过的次数,一只手就能数过来。


能省钱节约的地方,周怼王以来两代天子,那是真的省。


周怼王当年甚至已经不能用节省来形容,那就是抠门,可周怼王还真就抠门出了不少好东西。


留给现任天子的家底,算得上相当丰厚。


除了重塑的不算太硬的天子“威严”之外,还有周北临河的盟津渡口主权。


要知道,在周怼王之前,这地方是掌控在晋国手中的。


现在却是在周国手中,光一个关税,收益就相当的不错。


除此之外,周怼王在伊洛之戎那里,设置有市场。


此后伊洛之戎有三分之一的人口,成了周国的野人,而且中的一些贵族,因为联姻,导致传统地盘,都成了周国的统治区。


加上“一视同仁”的sāocào作,固然被大国鄙夷、蔑视,但是很多小国,却是相当的感激周怼王。


因为爵位上升了,他们在告祭祖先的时候,体面是毋庸置疑的。


请收藏:https://m.shucaiqxsb.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