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小说>历史>战国万人敌> 690 进击的“带忠臣”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690 进击的“带忠臣”(2 / 2)

而忍辱负重的宋国“劲草”戴举,则是灭掉了戴国,给宋国上下,都是稍稍地提振了一下国民的信心。


真正开疆拓土的人,其实是大相戴举自己,他才是“桓”,偏偏把这个“桓”字,用在了子橐蜚身上,稍微智力正常一点的宋国人,都不会觉得,自家国君真的有这么好。


子橐蜚的谥号,连续变动了几次,最终用了这个最具备嘲讽意味的“桓”字,也完全就是戴举的全盘cào作。


如今宋国上下,已经被清洗的干干净净,年轻的少君就是个摆设,之前连续废两个太子的cào作,也让有识之士看明白了。


戴举的确有能力,也或许是宋国的忠臣,至少曾经是,但是现在,他就是权臣。


而有识之士的一部分人,又觉得在这个纷乱的战国时代,必须要有雄主掌权,才能稳住宋国的局势。


贵族们的想法很简单,谁能带给他们好处,谁就可以当国君,谁来当都可以,哪怕是一条狗。


可以说,戴举在“带忠臣”的道路上,真的是越走路越宽。


现在差那么一点点的,无非就是国际地位。


齐侯会盟,宋国响应,其实就是戴举料定,齐侯这时候会盟中原,根本不能成事。


少了秦晋吴楚,这也叫会盟?


齐国就算现在能把鲁国吞并,戴举也是不慌,齐国没那个能力消化鲁国。


而鲁国在半残或者已经灭亡的状态,宋国再伸出援手,提供资源进行复国运动,很大概率,就能把微山东北,泗水以东的一部分土地拿到手。


此时宋国盯上的,是邾娄邑和邿邑。


邾娄邑是泗水以西有名的草场,放牧牛羊的效果极好,土地也相对肥沃,改造成农田的潜力也极大,就算是现在,邾娄邑也有三万多亩的水浇地,这是上等良田。


齐国会盟诸侯,盟主让齐国去当好了,但是宋国家门口的好处,是要借用齐国的名头,直接黑下来的。


至于邿邑,原本是妊姓邿国的故土,这个国家小归小,但是非常的富,而且排场极大。


当年因为动荡,鲁国借机把它给灭了,这才让鲁国的地盘,跨过了泗水,跟宋国直接接壤。


如今的邿邑,秉承了邿国的传统,成为了非常发达的冶金中心。


本地的青铜器,是鲁国的重要资源。


天子九鼎、诸侯七、大夫五、元士三,这是周天子定下来的规矩,正常人都是不会违反的。


但是邿国不,邿国表示这都是什么乱七八糟的,老子这里山高天子远,老子就是要场面大!


于是邿国直接来个十五鼎,没办法,就是有钱,就是富,你们把我咋滴?!


然后邾国跟鲁国相争,鲁国顺手就用邿国内乱的名义,跑去平乱,然后就结束了邿国的混乱。


当然了,混乱没了,邿国也不小心没了,这也是鲁国人不想的。


不过事情都发生了,总得坦然地面对。


毕竟,这大概就是人生吧。


凭借泗水相对成熟的南北交流,又靠近中原最富庶的几个国家,邿国留下来的丰厚家底,也是鲁国能够跟齐国一直怼到现在的重要支撑之一。


齐国眼馋西边的鲁国,宋国何尝不馋东边的鲁国?


都馋,都想下手。


但问题在于,宋国毕竟是前朝余孽,要是向老姬家动手,还是鲁国这种根正苗红实力qiáng的,那就是自寻死路。


所以一直以来,宋国都没什么机会。


可是现在,机会真的来了,黑锅是齐国的,好处……可就是未必。


虽说戴举还是比较担心汉军会不会直接绕过鲁国,绕过曲阜,然后到河西来跟宋国较劲,但仔细想了想,齐国分兵阳关,怎么地汉军也得先盯着齐国才是。


再三确定了齐军动向,已经汉军的可能目标之后,宋国大相戴举,便向盟主齐侯表示,听说鲁国、汉国的部队,可能到了微山,为了防止敌军威胁联军的右翼,他打算tiáo派部队,盯着河东的鲁军。


这也算是为盟主分忧嘛。。


齐侯此时正狂怒呢,哪里管得了那么许多,一听说宋国愿意帮忙牵制远处的鲁国jūn_duì ,也是相当的高兴,还假模假样地提供了一些军需,说是身为盟主,自当尽一点力。


于是,宋国大相戴举,就这么合情合理地带着宋国部队,直接从无盐邑往西南方向转移,只是在转移的同时,戴举已经命令国内的部队,立刻进攻鲁国在泗水以西的邾娄邑和邿邑!


请收藏:https://m.shucaiqxsb.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