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小说>历史>战国万人敌> 第一百九十章 不会大兵团作战怎么办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九十章 不会大兵团作战怎么办(2 / 2)

具体cào作上,其实还是很麻烦,对指令传达,小队小组工作执行要求依然不低。


不过和直接指挥十几万大军比起来,至少这玩意儿属于李县长的老本行。


曾经是老本行。


没吃过猪肉也看过猪跑啊。


制度管理建设上可能有点差距,跟现代化条件不能比,可有一样李县长现在很有优势。


威望。


高举“义”字旗,他就是大佬,不掺假的那种。


燕国游侠都当他jīng神领袖了,你说这事儿上哪儿说理去,燕国国君都做不到的事情,李县长都没在燕国游侠跟前表演过xiōng口碎大石,可燕国游侠就认定了李县长很牛bī,毫无水分的那种。


这让李县长不得不感慨,燕国人……有眼光!


他也觉得自己很牛bī。


李县长的计划分了三个部分,短期内主要是挖沟盖房子,中长期主要是屯田开荒挖沟盖房子,长期主要是修桥铺路拓展城市挖沟盖房子。


首先bī阳城外要开通沟渠,将护城河拓宽,并且将接通泗水的沟渠,直接和护城河打通。


这有一个好处,节省运力,竹排轻舟就能运送一两百斤的物资,对吃水要求不高。春夏时期,本来就是河水上涨,这也能预防可能出现的泗水泛滥。


围绕沟渠,修建哨塔,依托哨塔再建立围墙,土木混合围墙的总物料消耗是不高的。因为开挖沟渠产生的土石,可以直接版筑夯实。


人力富余的情况下,同时十几二十里作业,都是允许的,只要没出现宋军突然一波流冲过来,都不怕。


手头掌握三千鳄人、勇夫以及候补鳄人、候补勇夫,足够应付突发情况。


宋军就算要偷袭,也只能是轻兵上阵。这种情况下的短兵相接,宋军来多少都不怕。


第一期的作业范围并不大,主要是围绕bī阳城来作业,讲白了就是套圈挖沟。


如果原先的bī阳城护城河是内环的话,此刻李解要干的,就是修一条二环出来,然后再开一条“高速公路”,把二环和泗水连起来。


列国志愿军的军寨,就设置在二环以内,不让他们进城。


这样就算有什么变故,bī阳城本体只要还在,就能继续苟。


最不怕的就是打消耗战,友军在李解这里就是死狗,死完了他也不心疼,除非这些友军变成真正的舔狗,那么,他可能会稍微怜悯一下。


否则,他是一个包工头啊,又不是开发商,凭什么给客户画饼?他有毛病啊。


“让bī阳城所有通宵多国之语的,都出来听候差遣。”


“是!”


“召即来,不来斩!”


“是!”


新的一年,当然得有新的军事管制喽。


那些去年在bī阳城吃过苦头的,自然晓得吴国猛男不是开玩笑的。更何况,今年的吴国猛男,还不仅仅是吴国猛男,他还是bī阳国的相国,更是吴国江yīn子。


在国际上,都属于上流贵族,身份不一样了。


“列国‘义士’领兵之人,通传尔等,前来此处听候!”


“是!”


“若是言辞拒绝,‘义士’之凭,不予发放。”


“是!”


所谓“义士”之凭,就是用“大红01”穿孔打结的木牌。这玩意儿很好认,因为全天下只有李县长愿意把“大红01”浪费在土鳖们身上。


有了这个,就等于受李县长的认可,承认是“义士”。


至于木牌,只要来领的,都可以在上面刻上自己的名字,自己刻,也可以自己写,随意。


这是一种差异化,也是一种警告。


有了“义士”之凭,至少在bī阳城下,那地位就是不一样的,你没有说明你不中用啊,否则猛男怎么不给你发凭证?肯定是你有什么问题,不然不可能的,大家有,就你没有?难道猛男差你一块“赤霞”?不存在的……


而这番cào作,还能警告那些怀揣小心思的诸侯,既然派了人过来给老子打下手,那就好好做好工作,别想有的没的,得听话,不听话就没“赤霞”,高档丝绸哟,名贵丝绸哟,只有江yīn邑才能提供哟。


威bī利诱,总归是有效果的。


再说了,大部分前来凑热闹的小国,本身就干不过江yīn邑,别说江yīn邑了,连以前的白沙村都干不过。


所以想拒绝交出本部指挥权的国家,其实数得着的。


李解就是要形成一种压力,让那些怀揣小心思的国家,也不得不认怂。


不打你,你也得认怂。


十几万人看着呢,你表演一哈跳反?


多国部队的问题除了指挥权,沟通也是极大的麻烦,所以李解要把翻译人才全部抓在手中。这样在一个包干区或者一个工段上,就能tiáo和两三个三四个甚至更多国家的部队参与协作。


比如唐国人和蔡国人,讲话完全不一样,互相交流就是jī同鸭讲,但有了在江淮和汉水一带走商的商人,就能进行翻译,即便不jīng准,配合文字,也能传达命令。


工程上的命令,本来就很少废话,这种条件,已经完全满足jīng准传达的要求。


各国部队把指挥权交出来之后,李解还能tiáo和某些有仇国家之间的矛盾,比如就不必把六国的部队,放在舒庸国的旁边,因为这两国最近几年,一直在互相卖队友,并且在国际上互甩对方的黑材料,总之就是脸皮撕破的冤家。


要是没有指挥权,两国要是凑合着找地方安营扎寨,结果扎对方隔壁去了,那百分之一万要出事儿。


营啸都是小意思,直接兵变互砍是可以预见的。


同时统一了指挥权之后,分配各个部队的驻扎地,就不会出现厚此薄彼的地方。


反正都是在内环以外二环以内,再好能上天?再差能下地?不都是不能进城吗?


李解召集了人手,除江yīn邑的嫡系之外,还有bī阳国、郯国、六国、曹国、郠国等等国家的士人。


尤其是曹国,偷偷摸摸地派出了不少公族子弟,曹伯也是挺能折腾的,下了死命令,就算吴国猛男让公族子弟去掏粪,也要遵守命令。


李县长寻思着这不是白送老子一批管理人才嘛,当然了,李县长也不要什么高端管理人才,能够负责jīng准传达命令和监督工程进度,就已经绰绰有余。


他这一套就是问责制,老大找大队长,大队长找中队长,中队长找小队长。


然后大家伙儿一起拎着鞭子,开工抽友军,开打抽敌军。


两边都要抽,两边都要硬!


“命令:江北农具尽数抽tiáobī阳!”


“是!”


“命令:于bī阳增设柳营,招募健妇入营!”


“是!”


陆续又下达了几条命令之后,李解又把去年的“义胆营”重新拉了出来。


老规矩,战争期间,肯定是要施行军事管制的。


那么,再度设置“肃清反bī阳和消极怠工”委员会,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可能会有友军不能理解,但是“义胆营”是很专业的,经验也很丰富,只要跟友军讲过道理,还能不顺利沟通吗?


请收藏:https://m.shucaiqxsb.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