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小说>历史>战国万人敌> 第一百九十四章 威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九十四章 威(1 / 2)

“啊?!舒龙子为江yīn仲哈所掳?!”


“君上!正是如此!江yīn仲哈所遣使者,就在国中!”


“这……这如何是好?可是吴国又要西征?!”


“此来群舒,止公叔剑及江yīn仲哈。”


“嬴剑?!”


“正是!”


“呼……”


老迈的国君微微地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既然是嬴剑,反而要轻松一些。偃氏群舒有仇报仇有怨抱怨,很正常。


而且很快传来了消息,周围诸国,那个吴国猛男的左膀右臂,似乎都派了使者。一个都没落下。


这让老迈的国君更是放心了不少,至少这样看来,江yīn子李解,是没打算直接把群舒打包带走。


其中应当也没有吴国老妖怪的想法,纯粹就是嬴剑个人的私仇。


“命人厚待来使。”


“嗨!”


偃氏群舒的应答,“嗨”等同“嘿呀”,是“是”的意思。和诸多大国不同,群舒虽然相对落后了一些,但并没有qiáng制要求“君前臣名”,对吴楚两地的逃亡政治犯来说,到这里来隐姓埋名混口饭吃,也是相当不错的去处。


毕竟到了群舒之地,往北就是六国,随时可以翻山越岭前往淮泗之地。


群舒七国中的六国都招待了使者,沙哈的面子不小,除了吴国大王勾陈、江yīn邑猛男李解之外,他自己的“敢为烈士”,在群舒之地,也有不少武士阶层的“粉丝”。


此刻群舒之地的贵族们,都已经知道李解北上抗宋,为bī阳国这个小朋友撑腰,无形中产生的好感,更是倍增。


这一次沙哈虽然一天就灭了舒龙国,可舒龙国的地盘还在,国人、野人也俱全,就是国君、公族被掳走,这对群舒七国同出一脉的“国际友人”来说,实在是……太高兴了。


合法地瓜分地盘,有什么不爽的?!


就算舒龙国有和其它国家联姻,那是个事儿?最多吃得时候斯文一点。


只不过这地盘毕竟是沙哈打下来的,理论上怎么分配得沙哈说了算,得李解说了算,得勾陈说了算。


嬴剑的私仇,沙哈帮忙给报了,嬴剑是沙哈的朋友,沙哈果然是个磊落君子啊。


一天灭了舒龙国,群舒之地的国际环境陡然一变,原先那种相爱相杀的气氛,直接荡然无存。


偃氏公族内外,都弥漫着一种古怪的意识,有的偃氏公族,已经琢磨着加入“苏卡不列”计划,然后北上前往bī阳国混口饭吃。


只要能够在北上抗宋一战中镀金,回不回国效力,已经不重要了。


这些个公族子弟,原本就没什么希望继续上升,有的甚至还是国君争夺的失败者,处于贫瘠之地“半流放”的状态,现在有了一个翻本的机会,整个人的心态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诸君!江yīn邑之战力,诸君以为如何?!”


“qiáng军!”


“qiáng军!”


“江yīn仲哈之猛,便是楚国,亦不曾多见。然则此等骁勇之辈,不过是吴国猛男之爪牙……”


“善。”


相邻诸国的偃氏边缘人物,都聚集了起来,这些原本就互相有联系的“小角sè”,此刻动了一个极为狠辣但有司空见惯的念头。


“吾曾听闻北有郯国,老君传位之后,新君欲献土于吴国……”


“郯国?”


“退位老君,号郯庄子。”


“若如此,吴国疆土,岂非抵临中原?”


“此刻不曾抵临中原?”


江淮和群舒之国交流频繁,吴国北伐和西征的道路,总归是绕不过瞒不过他们的。当年楚国东征,就是从刚被封为“邗邑”的山口进攻,当时的楚国,舟师并不发达,qiáng大的都是各封君所属的陵师。


陆地上的军事行动,自然是瞒不过群舒之国。


然而后续发展却超出了群舒之国的想象力,因为吴国不但打赢了保卫战,还直接反推到楚国的腹心之地,导致楚国连续迁都,而吴国更是连续攻破郢都。


之后吴国退去,整片广大的沿江地区,也就成为了吴楚两国的拉锯缓冲区。群舒之国也就迅速进入了一种微妙的震荡期,国君更迭比更衣还勤快。今天还是吴国的狗,明天就是楚国的猫。


所以,前一代的公族jīng英,就有人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建议,要么彻底归附楚国,要么彻底加入吴国。


只有这样,本族的子孙,才能完完整整地保全。


哪怕即可迁走,不管是迁往姑苏还是郢都,三五代人的平平安安,不成问题。


然而这对国君来说,就是不能接受的无脑提议。


现在嬴剑报私仇,却又产生了一个契机,让群舒之国的边缘化jīng英们,看到了前所未有的吴国力量。


而且这种力量,貌似和吴国的旧有传统没啥关系。


“诸君以为江yīn子此次北上抗宋,胜负如何?”


“猛男必胜。”


“吾亦认为猛男必胜,然则宋国占据地利,此时入夏,又非寒冬,天时亦在宋国。便是猛男掌十万之师,纵胜……亦是惨胜。”


“以江yīn仲哈之猛,若非猛男自信必胜,岂能不夹带左右?”


“有理。”


“善。”


“不必多言,此次江yīn仲哈北上汇合猛男,我等当尽起族中子弟,为其所用。猛男若胜,我等亦胜。”


“善!”


一众偃氏“小角sè”,顿时下了决心。想要换一个地方安安稳稳地生存,从来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


姑苏王畿地区能够这么太平,那也是南征北战打出来的太平。


即便如此,五湖野人也是到最近,才被姑苏“消灭”干净,其中还有李解的帮助,否则那些“南沙”野人,会继续流窜。


群舒之地的一些贵族,已经预料到了吴国可能发生的变化,新老君王的更替,必定带来一定的政治动荡。


连带着的社会变化,就会是一种契机。


而整个吴国,最稳的地方,不是姑苏王畿地区,而是李解这个短时间内崛起的江yīn邑。


大贵族瞧不上“沙野”,小贵族没资格染指,那么一旦出现时局混乱,国人也好野人也罢,甚至普通的武士阶层,也会自然而然地逃避到这片地区。


这种推演,是群舒jīng英们的“推己及人”,他们自己是这样趋利避害的,那么别人有怎么可能太过异常呢?


只是群舒两代被边缘化的jīng英们,更想有立身之本,这个“本”,能够掏出来最大的,无非就是和“郯君献土”差不多。


“闻江yīn仲哈欲在群舒、巢、六之地招募‘义士’,诸君可有决断?”


“尽起子弟,响应仲哈!”


“善!”


“大善!”


在群舒江畔原本打算逗留两天,就要带着战利品返航,但是沙哈按照“苏卡不列”计划,在群舒之地还要完成招募“乌合之众”的任务。


本地的“乌合之众”分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负责喊“666”的士卒,另外一个部分,则是奴工。


后者的数量,李解给的指标不高,大概就是赎买两三千人即可,以江yīn邑的舟船运力,暂时能分给沙哈的,也就这么多,大部分时候,行走在邗沟之上的舟船,都是要运输军需物资,尤其是粮食的。


请收藏:https://m.shucaiqxsb.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