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小说>历史>战国万人敌> 411 奇葩广告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411 奇葩广告(1 / 2)

木工厂是最忙的,姑苏和江yīn邑的木匠到了之后,李解直接拿出了重金,将整个木工厂扩大为占地五十亩的超大作业区。


除了木料加工之外,还有竹制品的制作,尤其是箩筐、手柄等等最常用的器物,都要用到竹子。


整个淮水南岸,最多的就是捆扎在竹排上,然后被拖拽到淮中城码头的毛竹。


除了毛竹,各类型的竹子需求量也极大,甚至连箬竹,李解也没有放过,大别山的荆蛮为了交易石器工具,硬着头皮,主动前往蓼城交易。


箬竹可以用来制作围栏、篱笆,家禽家畜不敢散养,李解怕出事。只能人为地形成很多个小型圈栏,互相隔离。


按照李解的估算,到明年春耕之前,汝水和颍水之间的一应工程,粮食开支,纯主粮应该就要三十万石。


这还没有把杂粮折算进去,至于水产、海产等等,更是忽略不计。


“bī阳国入冬之前,应该能提供一部分粮食。淮水现在也太平,总算消停了不少。”


要是淮水继续qiáng降雨,那又只能对外输出战争,不打不行,要么干死群舒、巢国等淮南菜jī,要么北上跟陈国干一架。


借口随便找,“正义”的借口,想要琢磨,还是有的。


万幸淮水终于不再发浪,而楚国也在舔舐伤口,宁肯掠夺百濮和附近的巴国,也不愿意在东进挑衅。


和平,终究还是打出来的。


“蔡国应该还能榨一点粮食出来,但总得留口粮和种子。”


其实蔡国“摄政”已经全力以赴,不过蔡国的潜力就这么大,几经折腾,必须休养生息,否则再怎么菜,国人野人都要起来闹事。


李解在江yīn邑的那种“严刑峻法”,根本不适合传统蔡人,只有前路断绝,又或者本身就是最底层的渣滓,才会豁出去,跟李解走。


只为一口吃的!


“君子不是从随国、陈国都借到粮食了吗?”


依偎在李专员怀中,蔡国白莲花懵懵懂懂地问道。


“坐吃山空,几十万张嘴,又不是只有我的人。”


拍了拍蔡芙,蔡国小公举很自觉地从李解身上下来,侧躺在一旁枕头上,满头乌丝散了一片,氤氲的晨光之下,煞是好看。


看着越来越知趣的蔡国球童,李专员很是满意,这个带着点懵懂俏皮的小姑娘,其实挺有情趣的。


隔着丝被拍了拍挺翘流线的圆弧,随着一声旖旎娇呼,李解哈哈一笑,起身换衣洗漱。


淮中城,是他选择重点经营的地方,毗邻淮水,靠近汝水、颍水、濮水,顺流直下,就能抵达淮县。


从淮中城的视角来看,bī阳国和江北地区,就是两条胳膊,随时能收回胳膊的力量,对外出拳。


淮中城既是腹心之地,也是进攻前线。


李解出道以来,承包过的最大工程,就是眼前这一个。


秋收在即,这是几百年来,列国第一次没什么大的战争发生在秋收。


霸主级大国都有自己的麻烦,小国们则是抱团取暖、抱大腿取暖。


地区小qiáng们,则是琢磨着富国qiáng兵,以求续命苟活。


“算算时间,老子的招生公告,应该传达到列国了啊。老头子不是说已经在洛京都宣传过了吗?没道理啊,难道老子的战绩还不够辉煌,不够有说服力?不存在啊。”


李专员有点怀疑人生的,最近开始往淮水靠拢的列国求学jīng英,居然是以淮水流域和扬子江流域的土鳖为主。


从北方来的,貌似就只有陈国人。


只是李专员哪里知道,中原列国,除了陈、蔡,其余的都在bī阳国、上蔡、洛京集结,然后跟蔡国“摄政”蔡美的人打听……学费。


请收藏:https://m.shucaiqxsb.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