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小说>历史>赘婿> 第五〇三章 求道本末 何以为战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〇三章 求道本末 何以为战(1 / 2)

粮价三两或者三十两,一个冬天死五万人还是十万人,对于京城这块地方,还是太过遥远了。


李频离开之后,京城里便又是绵绵秋雨。不过,这场秋雨挡不住京城喧嚣喜庆的气氛,一场场的聚会与盛宴之中,恍然间给人一种雨滴从未将地面打湿的错觉。郭药师生擒阿鲁太师,搜获了辽太宗耶律德光的尊号宝检及大印的事情在京城中传得沸沸扬扬。京城中的平民议论着关于凯旋、献俘之类的话题,又在想着咱们现在是不是已经天下无敌了,跟金国完全收回十六州的通牒什么时候下,等等等等。


这样的气氛当中,右相府中也连续办了几场大宴,其中的一两场,还请了蔡太师、童枢密、王黼、梁师成、李纲等京城大员到场,好不热闹。


另一方面,此时京城之中众多的烟花场所,也是生意火爆。矾楼当中忙碌异常,宁毅本想约李师师见个面,后来也是一再拖延——主要也是因为并非什么急事——后来又听说师师姑娘在为京城青楼中的一场冤案奔走:


说是京城青楼当中一位名叫童舒儿的花魁,以前与一贫寒才子两情相悦,常常拿体己钱补贴对方,供对方吃住,贫寒才子最近当了官,不再理会她。这原本倒也是件普通的负心事,但就在最近,童舒儿接客时遇上一个性格暴躁的吏部员外,不知为什么,竟失手将她打死了。青楼请求童舒儿的那位老相好出面时。才知道对方已经负了心,而另一边,吏部员外找了关系,又在推诿责任,两边的事情加起来,闹得沸沸扬扬的。两个当官的都犯了众怒,一帮青楼女子闹上衙门要出头,众多文人才子也在其中起哄,纷纷撰文谴责这两名官员,一时间。也成为了京城的热闹话题。


京城首善之地。隔三差五的,便容易有这类话题。因风流帐而来的悲剧,最好是触及人性的,最能引起旁观者的共鸣。在这繁华喧嚣之中。宁毅等人在暗地里紧锣密鼓的行动。倒更像是位于社会阴影中的地下工作了。


秦嗣源已经与蔡京等人仔细地交涉过。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取得了对方的首肯——这个某种意义的意思,在于对方的这个首肯。其实是没有意义的——大家族的掌舵人或是代言人就是这样,秦嗣源的这是大善事,老夫是肯定要出粮的。不过呢,老夫一家世居横县,家中两个管事,三个儿子,又没去过什么大地方,听你说起,这条路程又这么长,我听说,受灾之地,治安也不好,若是途中真出了什么问题,官府那边,我们求告也无门哪。既然像你说的,南北都缺粮,为何不由官府亲自来收,然后统一转运呢……”


“侯员外说得极是。”听他这样说起,名叫罗洛的年轻人微微笑着点头,回忆着离开汴梁时宁毅曾教过的说辞,“但我们这边知道的是,官府如果全权出面,一是名誉不好,二来秦相说过,赈灾乃是大善也是一场大仗,支持的人多,咱们才打得赢。坦白说,官府若是直接插手,情况就不一样了……”


他压低了声音,“另外一些人也会插手其中的。”


低声地说完这句,罗洛看了看门外,才继续道:“至于侯员外说的若是出事的问题。老实说,衙门八字开,若真出了事,也麻烦,但这次的事情不一样,侯老。我告诉你这件事,你可以派人去打听。第一批粮食运走之前,但凡出粮达到一千石以上的,相爷亲自设宴接待,并且会发给一份手书的字帖。”


“哦?”老人动容了一下,然后又有些为难地想了想,“一千石啊……”


“侯员外,这一千石,不是说一个人出,是可以凑的。譬如这横县之中。你侯氏一族凑够一千石,就有一个人能得相爷亲自接见。您也可以去将此事告诉其他的一些人,都是做善事,一个人不够。一群人也是心意嘛……”


私语窃窃。外面的天阴着。看起来总有种雨将下未下的感觉。过了一个多时辰,罗洛与随行的裁缝从院子里出来时,画有苏宁标记的大车也过来了。同伴问道:“怎么样了?”


“哎呀哎呀哎呀。”罗洛敲打着额头,“还是一样,说要考虑,倒是跟我买了三十多两银子的东西……知道吧,跟前面几个一样,他们想的是坐在家里,有人过来收粮,然后银货两清。让他们自己派人运到河东或者淮南,他们都不太情愿。这些人不缺钱……不过这个看起来倒像能成。”


“那罗小哥你是怎么说动他的?”


“嘿嘿。”罗洛笑起来,“他有三个儿子,我跟他说,有这么个机会,可以让家里人出去见见世面,书上不是说什么……呃,行万卷书,还不如走千里路呢。顺便还认识一些当官的,这也是东家教过的话了。反正啊,我就说过几天再来。”


他说着,从怀中拿出一个小本子,又掏出一支炭笔来,在本子上歪歪扭扭的字迹中画了一道。本子收起来时,他回过头,叹了口气。


出京三天了,他这边卖出了好些贵的东西,可在说动别人卖粮一项上,还没有任何进展。在这之前,他是东家培养的这些掌柜中最为出色的,此时,他在心中担忧着,自己可能会被别人超过……


而事实上,最初的几天,担任着游说任务的众人能获得的,都只是意向而已。这倒并非什么不好的开端,真正的问题,是在其它地方出现的。当十几拨人以汴梁为中心逐渐地向外游说,各种意向在酝酿当中时,罗洛这边,却险些失去了侯员外的这笔生意。


那是在几天之后,当侯员外亲自去乔溪打听情况时,关于官府统一集中粮食护送转运的事情却并没有得到落实,官府中的师爷将他直接赶了出来:“我县衙门乃国家公器,岂会参与尔等这种商人逐臭之事,尔年纪既已老迈,看来又非妄人,怎会忽然发起昏来,参合这等商贩之行,不怕丢了名节么!”


此时行商之风虽然已经非常流行,各地的大商人也多,但放在书中、官面上,商人的位置却仍是极低的。侯员外在当地造桥铺路,身份已经在士农之间,这时候忽然被人骂做商贩逐利,一下子几乎将他气病。


而在乔溪这边,原本县令也是受到了右相府的照会的,这县令是个颇有文采的读书人,也与秦嗣源有些关系。秦嗣源这次安排几条商道,影响不能过大,将他安排进来,原本是相信他能够体谅,但这县令回来之后,思来想去,又与师爷商量,最后决定不照做,还给秦嗣源写了一封劝告的信函,严陈朝廷资源不能用作公器,而且商贩逐利,乃下流行径,有违圣人教化,朝廷赈灾,也该用堂堂之法云云。


请收藏:https://m.shucaiqxsb.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