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小说>历史>赘婿> 第七二一章 世间传承 黑风双煞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七二一章 世间传承 黑风双煞(2 / 2)

持着这些理由,主战主和的双方在朝堂上争锋相对,作为一方的主将,若只是这些事情,君武或许还不会发出如此的感慨,然而在此之外,更多麻烦的事情,其实都在往这年轻太子的肩上堆来。


武朝南迁如今已有数年时光,最初的繁华和抱团过后,许多麻烦事都在露出它的端倪。其一便是文武双方的对立,武朝在太平年景原本就重文轻武,金人南侵后,国破家亡,虽然一时间体制难改,但许多方面总算有了权宜之策,武将的地位有所提升。


及至君武为太子,年轻人有其火爆的性格,了解到朝堂内部的盘根错节后,他以粗暴和大包大揽的手法将韩世忠、岳飞等颇有前途的武将保护在自身的羽翼之下,令他们在长江以北经营势力,巩固力量,伺机北伐,这样的情况一开始还无人敢说话,到得如今,双方的冲突终于开始显出端倪来,近一年的时间里,朝堂中对于北面几支jūn_duì 武将的参劾不断,大多说的是他们招募私兵,不听文官调遣,长此以往,必出大祸。


这一次对于岳飞军功的压制,便是近一年来双方争吵的延续。


而另一方面,当北方人大规模的南来,初时的经济红利过后,南人北人双方的矛盾和冲突也已经开始酝酿和爆发。


此时中原已完全沦陷,北方的难民逃来南方,身无长物,一方面,他们廉价的做工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他们也夺去了大量南方人的工作机会。而当江南的局势稳固之后,属于两个地域的歧视便形成了。


北面而来的难民曾经也是富庶的武朝臣民,到了这边,陡然低人一等。而南方人在初时的爱国情绪褪去后,便也逐渐开始觉得这帮北面的穷亲戚面目可憎,身无长物者多数还是遵纪守法的,但铤而走险落草为寇者也不少,或者也有行乞者、行骗者,没饭吃了,做出什么事情来都有可能——这些人整天抱怨,还扰乱了治安,同时他们整天说的北伐北伐,也有可能再度打破金武之间的僵局,令得女真人再次南征——如上种种结合在一起,便在社会的方方面面,引起了摩擦和冲突。


平民层面上,南北互相歧视已经隐约形成风潮,而在官场,当初远离政治核心的南方官员与北方官员间也形成了一定的对立。【】前年开始,几次大的难民聚义在长江以南爆发,几个州县里,串联起来的北方难民手持刀棒,将当地的地头蛇、恶霸、乃至于官员围堵打杀,地方绿林帮派间的冲突、争夺地盘的行为愈演愈烈,南方人本是地头蛇,势力庞大乡族众多,而北方逃来的难民已然身无长物,经历了战乱、悍不畏死。数次大规模的事件是无数小规模的摩擦中,朝堂也不得不愈发将这些问题正视起来。


及至去年,朝堂中已经开始有人提出“南人归南、北人归北”,不再接收北方难民的意见。这说法一提出便收到了大规模的驳斥,君武也是年轻气盛,如今国破家亡、中原本就沦陷,难民已无生机,他们往南来,自己这边还要推走?那这国家还有什么存在的意义?他义愤填膺,当堂驳斥,此后,如何接收北方逃民的问题,也就落在了他的肩上。


到得今年,这件事情的后果就是,原本与长公主府关系密切的士绅、富商开始往这边施压,太子府提出的各种命令固然无人敢不遵守,但命令实施中,摩擦问题不断,国库乃是太子府、长公主府所收上的银钱利润直降三成。


南方的士绅豪族也是要维护自身利益的,你收了钱,若是为我说话,乃至于替我剥削一下那些北面来的难民,自然你好我好大家好。你不帮忙,谁还愿意心甘情愿地伺候你呢,大家不跟你作对,也不跟你玩,或者跟你玩的时候心不在焉,总是能做得到的。


然而在君武这边,北方过来的难民已然失去一切,他若是再往南方势力倾斜一些,那这些人,可能就真的当不了人了。


原本自周雍称帝后,君武乃是唯一的皇太子,地位稳固。他若是只去花钱经营一些格物作坊,那无论他怎么玩,手上的钱恐怕也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然而自经历战乱,在长江边上看见大量平民被杀入江中的惨剧后,年轻人的心中也已经无法独善其身。他固然可以学父亲做个闲散太子,只守着江宁的一片格物作坊玩,但父皇周雍本身就是个拎不清的皇帝,朝堂上问题处处,只说岳飞、韩世忠这些将领,自己若不能站出来,他将来必有成就。谁知这次练刀,他也未曾说些什么,对方只是一看,便知道他修改过刀法,却要他照原样练起,这就不知道是为什么了。


不过,自昨天早上女恩人轻描淡写地杀死了大光明教的谭严等八人,一日的同行过后,游鸿卓便明白,眼前的两人,许是江湖中那种真正不世出的高手前辈。那位男恩公性情随和,然而学识渊博、内蕴如海,女恩公是他的妻子,平时话虽不多,但救下自己,却是女恩公的主意,乃是因为她觉得自己刀法“有意思”,昨晚和今早才让自己演练指点一番。


对于两位恩公的身份,游鸿卓昨晚稍稍知道了一些。他询问起来时,那位男恩公是这样说的:“某姓赵,二十年前与拙荆纵横江湖,也算是闯出了一些名气,江湖人送匪号,黑风双煞,你的师父可有跟你说起这个名号吗?”


游鸿卓自幼只是跟父亲习武,于绿林传说江湖故事听得不多,一时间便颇为惭愧,对方倒也不怪他,只是有些感慨:“现在的年轻人……罢了,你我既能相识,也算有缘,往后在江湖上若是遇上什么难解之局,可以报我夫妻名号,或许有些用处。”


游鸿卓只是点头,心中却想,自己虽然武艺低微,然而受两位恩公救命已是大恩,却不能随意堕了两位恩公名头。此后即便在绿林间遭遇生死杀局,也不曾说出两人名号来,终于能披荆斩棘,成为一代大侠。


当然,这些事情此时还只是心中的一个想法。他在山坡上将刀法规规矩矩地练了十遍,那位赵恩公已练完了拳法,招呼他过去喝粥,游鸿卓听得他随口说道:“太极,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我打的叫太极拳,你现在看不懂,也是寻常之事,不必强求……”片刻后吃饭时,才跟他说起女恩公让他规矩练刀的理由。


“刀法实战时,讲究灵动应变,这是不错的。但千锤百炼的刀法架子,有它的道理,这一招为什么这样打,其中考虑的是对手的出招、对手的应变,往往要穷其机变,才能吃透一招……当然,最重要的是,你才十几岁,从刀法中悟出了道理,将来在你做人处事时,是会有影响的。刀法无拘无束久了,一开始或许还没有感觉,久而久之,难免觉得人生也该无拘无束。其实年轻人,先要学规矩,知道规矩为什么而来,将来再来破规矩,若是一开始就觉得世间没有规矩,人就会变坏……”


山岭间,重出江湖的武林前辈絮絮叨叨地说话,游鸿卓自幼由笨拙的父亲教授习武,却从未有那一刻觉得世间道理被人说得如此的清晰过,一脸敬仰地恭敬地听着。不远处,黑风双煞中的赵夫人安静地坐在石头上喝粥,目光之中,偶尔有笑意……(未完待续。)


请收藏:https://m.shucaiqxsb.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