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去就想个方案,申请一下吧,通不通得过看上面决心了。真要是能拉到顾玩,倒是值得的,毕竟每年每个州的第一名,都有示范效应,可以影响到后续年份优等生的抉择。”
章科长也是为了学校利益,如此揣度了一番。
不过他没有决定权,一切得交给时间。
……
李家。
李萸做完了饭,就招呼女儿和顾玩一起来吃。李萸主动示好地先给顾玩夹了三个卤鲍鱼,理由也很体面:
“小顾,多吃点儿,祝贺你考第一。”
“谢谢阿姨。”顾玩也不推辞。
李萸微微叹了口气:“都这么多年了,你母亲肯放下过节,那是最好。你也出息了,她应该心情挺不错的。”
“我妈其实不恨你,都这么多年了,她只是不想搭理你。你也别内疚了。”顾玩不太会劝人,就直来直去。
“这样也好。”李萸也不再继续这种话题,
“还是说说你写的东西吧,我真心话,前几天,看你问这问那,我还觉得你挺不靠谱的,凭你能捡到什么漏?
不过刚才袁教授的态度,倒是让我改变了看法。小顾,你真是让人越来越看不懂了。我相信用不了几个月,就算你没资格出自己的书,但是在《科学画报》之类科普杂志上发发文章,还是没问题的。”
《科学画报》这名字听起来很古板,但逼格是不低的,主要因为历史悠久。
这玩意儿是33年就创刊了,是前朝的事儿。当年东海大学的老校长竺教授、魔旦几所大学的——就跟当律师的人,写个律师题材的商战小说差不多。没想到他写书还有点天赋,稍微小火了一把。
叶笛多次苦劝顾傲:攒够资历就跳槽去风投公司,他就是不肯,嫌累,不肯放弃出名的梦想。
就在那个时候,李萸出现了。当年李萸还只是一个大四的新闻传媒专业实习生,去了国家科技出版社,做一些编修校对的打杂。
为了能确保实习期间表现足够好、毕业后能正式签合同留社,那时候的李萸很拼,知道自己人微言轻,手上没有牛逼的撰稿人资源,就对每一个机会非常珍惜。
然后作为一个业余撰稿人的顾傲,稿子就落到了作为实习校对的李萸手上,两人业务上经常有往来,李萸很负责,还有点文艺女青年的气息,不太爱钱,反而很崇拜写书写得好的文人,在听说顾傲的困境后还鼓励他坚持下去,一定要继续写。(虽然现在看来,这种鼓励最初只是为了李萸自己的业绩)
顾傲一开始还想把持住自己,大家只是以文会友。
可是才坚持了一两年,家里的妻子拿“你都要有儿子的人了,不该拼命赚钱攒学费、将来送孩子出国留学吗”反复逼他放弃理想、去风投基金当评估师,顾傲终于在某一次出书的庆功酒席后堕落沦陷了。
不过好歹他们还算有廉耻之心,有了李双叶这个意外后,顾傲只是把所有家产都留给妻子儿子,然后离婚自己当了旅行作家,每年往回寄钱,并没有跟李萸结婚。
李萸也知道自己走错一步,明知对方是有妇之夫还玩火,没敢逼婚。不过情夫还是会给双叶寄抚养费,李萸也知道情夫过得挺节俭——因为情夫有多少稿费她这儿一清二楚,她就是出版社的。
这些都是陈年往事了,顾玩也懒得去分辩。
真正让顾玩觉得老爹还有点值得同情的,是李阿姨的长相——她真心要比叶笛丑一些。
所以,顾玩相信他爸当年不是不是因为被年轻貌美这一要素所引诱,才堕落的。充其量只是“年轻貌不美”,当然也不排除怀才不遇和新鲜感。
上一代人的恩怨都过去了,年轻一代要向前看。
所以既然李阿姨肯帮忙,顾玩也不会因为自己母亲跟对方关系差,就拒绝这种帮助。
有资源干嘛不用?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