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小说>历史>帝国争霸> 第609章 式高射炮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09章 式高射炮(2 / 2)

传统解决办法简单粗bào,也就是把几门高射炮并联安装,通过增加高射炮的数量来提高火力密度。


四联装已经是标准配备,布兰皇家海军甚至有八联装的版本!


只是,这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关键就是,战舰上的空间非常的宝贵。


帝国海军的四联装40毫米高射炮占用的甲板面积,跟双联装80毫米高射炮差不多,相当于双联装130毫米高射炮的百分之七十,系统重更达到了20吨,因此其使用范围与配备数量都受到严格限制。


即便是快速战列舰,配备的四联装40毫米高射炮也在60门左右。


再多,不但没地方安装,还会导致战舰的重心升高。


就是因为太大太重,很多在战前建造的驱逐舰,使用的是双联装版本,没有配备四联装版本。


对于小口径高射炮来说,炮管过热依然是头号难题。


就拿帝国海军的20毫米高射炮来说,最新型号的设计射速已经达到每分钟900发,战斗射速却不到每分钟150发,主要就是就在持续射击的时候,炮管很快会过热,因此只能进行短点射。


至于多联装20毫米机关炮,没什么意义。


道理也很简单,20毫米机关炮在问世的时候,其实是用来取代13毫米重机枪,射程与射高都很有限。


在实战中,20毫米机关炮的主要价值是对付漏网之鱼。


关键还有,炮塔部署占用的甲板面积很大,炮位部署不存在这个问题。


正是如此,帝国海军才想到通过增加炮管数量来提高射速的办法。


要说的话,就是采用加特林原理的机关炮。


只是,因为太复杂,而且cào作控制也非常麻烦,无法由人力cào控,甚至没办法由炮手来瞄准,必须得使用液压或者电气驱动,而且得配备光学辅助瞄准设备,整备质量非常高,所以研制难度非常大。


早在大战爆发之前,帝国海军就开始研制加特林机关炮。


最初用的是内动力原理,也就是由炮弹发射时产生的火药气体来驱动炮管,不需要外接电源。


在完成了概念设计之后,帝国海军放弃了这套更容易实现的方案,选择了研制难度更高的外动力模式。由电机驱动炮管旋转,并完成装弹、击发与退膛等一系列动作,从而能更有效的控制射速。


因为研制难度太大,所以到目前也就只有几门样炮。


最关键的问题依然是小型化。


按照介绍,试制那几门样炮,最轻的一套有12吨,而且占用甲板面积相当于一座四联装40毫米高射炮。同样的质量,以及同样的甲板面积,能够密集部署10多门20毫米机关炮了。


显然,一套加特林机关炮的作战效率,肯定比不上10几门20毫米机关炮。


此外就是,20毫米炮弹确实差了一些,不但射程短、射高低,对飞机的毁伤效果也是差qiáng人意。特别是对付大型飞机,比如重型轰炸机,20毫米炮弹往往无法达到1发或者数发致毁的效果。


此外,可靠性也是个大问题。


按照技术人员介绍,只要解决了可靠性问题,再把整备质量降低30%左右,就有往获得海军采购。


如果可以的话,或许会选一种新口径,比如介于20毫米与40毫米之间的30毫米。


等到那个时候,恐怕就只有两种口径的高射炮。


只是,那一天会在什么时候到来,没有人知道。


请收藏:https://m.shucaiqxsb.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