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小说>其他>[明朝]科学发展观> 分卷阅读77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卷阅读77(1 / 2)

旗息鼓的躲在自家宅院里,大气都不敢出一声。


这些宗亲从前仗着自己是皇室,肆意横行抢掠民脂民膏,连衙门里的老爷都不敢上前劝一句。


如今这一片黑吃黑的模样,竟让人有几分大快人心的感觉。


“竟动作如此迅速?”虞璁拍掌笑道:“那晋王恐怕也是黄鼠狼入了鸡圈里,吃到肚子撑破都不嫌多吧。”


“正如书信中友人所见,这晋中如今有些宗族恨不得把玉牒给烧了,生怕自己跟皇室扯上任何关系。”


杨一清说到这里时顿了顿,脸上又露出了担忧的神色:“只是陛下,若如此行为,以后几个藩王各自做大声势,岂不是又容易……”


“不必担心这个。”虞璁坦诚道:“下一步,朕就会使法子削了他们的jūn_duì 规模。”


“削?”杨一清瞪大眼睛,更加不安道:“这人人都知道守备jūn_duì 的重要性,几位藩王如何肯交出重兵来?”


“那便要同驱除鞑虏之事一起讨论了。”虞璁挥手道:“倒时候再慢慢讲给你听那信里还说什么了?”


杨一清点了点头,又开始讲西北一带的情况。


这晋王开了个头,宗亲们便风声鹤唳,各自跟相熟的老亲戚们递着消息。


事情自然就一路风传,很快各省的藩王都知道了这事儿。


晋王肆意敛财,那他们哪里敢善罢甘休,如今有的宗亲哪怕与藩王交情甚好,都主动把家里的金银财宝齐齐交上去,美其名曰贺寿之类的。


“臣那日去了趟刑部,听了这么一桩案子。”杨一清一想到此举效颇快,不由得笑道:“据说京北哪个省有宗亲子弟习惯强抢民女,已祸害了五六十人之多,待明誉令一出,那衙门里的大人直接把他绑去了京城,现在正在核审此案。”


难怪陆大人最近都忙的没影,恐怕锦衣卫那边也要帮衬一二,好尽快结案吧。


“不要一个个押去安徽凤阳,”虞璁嘱咐道:“如今能省钱就省点钱,四个月一送,抓来审好的都攒着一起押过去。”


黄公公又为杨一清续了茶,皇上也思索了一刻,关切道:“科举之事,现在怎样了?”


这件事他交给了杨一清主管,虽然杨慎现在忙着修撰书籍,但也会帮忙提供参考书目。


“陛下,已经准备好了谕旨,马上要发往各地了。”


“好!”


摆平了一众老官僚之后,科举改制的事就迅速的提上了议程。


皇上之前觉得开会效率太慢,特地普及了几个概念。


这递交消息不能一个个都上,要小组开会总结好递给上级,上级们总结好小组的意见再递交给自己。


而且表格制度也随之流传开来,凡作报告必须附表格说明,让人有能够参考和借鉴的资料备用。


一月末到四月,这乾钧堂和旁边几个会议室几乎每日都人满为患,朝臣们讨论来讨论去,终于定下了改革的法子。


从此以后,这全国考试都分文理,不论是乡试会试,都分科而考,并且这考的书,都将有指定的数目。


经部那边已经批下了银子来,将专门成立一个全新的皇家印书局,将所有可用作参考书的资料都大量翻印,并且低价格发往全国,供考生们浏览学习。


这次的谕旨里将提示,参考书籍十年一更新,但考试范围不会变动过大。


理科主要是数理应用,文科则是在以往的基础上修改了策论的比例。


这次谕旨下达的时候,还将附带几份样卷,供各地的考官们来参考。


考试时不可以使用样卷,必须改掉所有理科卷子上的数字,以及誊抄相关的新结果,事后要封存再交至宫廷,用来再次审查和备份。


此外,国家会严打作弊之事,一旦查核确认,涉事考生禁考十年,考官则直接贬为庶人。


虞璁想了半天,知道哪里不对了。


现在的大明朝,不仅没有配套的官制学院,就连最高学府和政治机构也是紧密相连的。


请收藏:https://m.shucaiqxsb.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