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小说>其他>[明朝]科学发展观> 分卷阅读109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卷阅读109(2 / 2)

别说这藩王们没有自由,在虞璁下旨前都被拘在府里。


这天下的子民,也完全没有任何的人身自由。


所谓路引,就大概同通行证一样。


这古代的明朝子民,怎么可能跟《倚天屠龙记》里描写的那样,可以轻松的穿梭往来于各省。


但凡想要离开本土的,都必须找官府开具文件,并且必须带在身上那便是所谓的路引。


官兵们在路上看到闲逛的百姓,如果盘问出是本地人还好说,若不是本地人还没带路引,那是要坐牢的。


也正因如此,只有门路处处通,跟官府能打好关系的大商人能够携家带口的往京城来,真正需要的流动人口却被禁锢着,还被钉在老地方种田。


虞璁听到这话,坐在龙椅上想了半天。


这都是老祖宗们留给自己的一番心意啊。


可以说脏话吗?


这前几辈之所以这么设定,是因为他们需要稳定政治。


农民们安安心心的种地,国家就能稳定许多。


问题就在于,之前的地都被藩王们占了,可如今的农田已经悉数归还,国家税也在不断恢复。


皇帝想了许久,才郑重道:“我觉得,可以开启新的一轮全国降税了。”


他把赋税的改革交给了王阳明和杨一清,重点在于把实物的税都转化成银两,加强全国的货币流通。


但是当务之急,是在巩固农耕的基础上,推动商品经济的发展。


资本不发展,科技就进步的慢。


虞璁知道,等再过二三十年,可能就有第一批资产阶级出来,到时候自己的儿女们又得一番手腕,完成新一步的调和。


可眼下,如果不能带动全国富裕起来,自己也不可能去安心打仗。


他最期望的,就是能看到国富民强,同时又政治昌明,无风无雨。


总的来说,这个方向应该是没有错的。


眼瞅着国子监的工作即将尾,杨慎总算松了一口气,想找老朋友杨一清去喝喝茶。


没想到杨王两位大人都忙得脚不沾地,听说午饭都只是匆匆扒了两口。


你们两也有今天啊。


杨慎忍不住一笑,示意那满脸为难的小吏不必过去通报了。


多亏皇上分来的这些新抄录使,整个修书的进度都快了许多。


因为《永乐大典》中已有对工、农、医三科的修撰,加上文思阁和几大藏书楼的倾囊帮助,国子监只花了大半年的时间,就完成了第二道的修和第三道的统修。


杨慎呼吸着难得的清新空气,伸了个懒腰,突然想写两首诗庆祝一下。


他一扭头,却瞥见陆炳站在那里。


“陆陆统领?”他被吓得心里猛地一抖,条件反射地想起那天陆大人面不改色抹脖子的场景来。


想当年自己被打屁股的时候,他还是个半大的孩子啊。


“杨祭酒。”陆炳示意道:“请随我来一下。”


他并没有解释太多,杨慎也并不敢问什么,便跟着他上了马车,心思忐忑的看着车窗外风景奔驰而过。


这大白天的……总不会审问我贪污什么的事情吧。


没想到这马车跑了许久,才终于到了地方。


陆炳吩咐小厮扶杨大人下来,领着他略走了一会,才到了之前皇


请收藏:https://m.shucaiqxsb.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