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小说>其他>[明朝]科学发展观> 分卷阅读119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卷阅读119(1 / 2)

没听说过啊。


虞璁如今吃饭也没微博美剧可以刷,索性看些书本折子,此刻点了点头,示意他把东西拿过来。


这册子并不厚,但明显是他一人所撰,左右翻了两眼,竟然都是用兵之法。


虞璁严肃了神情,一面叼着酥脆的虾饼,一面开始看他写的序。


这个人写东西,完全不按套路来。


古代的兵书很多,自己闲着无聊也翻了不少,但是那些兵书策论大部分参考的都是前代的战役或者各种经验。


可是这位仁兄可不一样……他参考的,是易经。


所有的纵横捭阖,生杀逃追,都与易学中的种种玄秘相结合,又延伸出无穷的深层次问题来。


这个晋江人虽然只有二十六七岁,但无论是思考的战略视角,还是看待问题的角度,都远超于寻常层次的人。


皇帝一开始看的还有点跟不上思路,本身四书五经里就没怎么读易经,也确实整不明白那些个乾坤罡煞的东西。


但是他越想越觉得熟悉,直到整本册子翻完,记忆里才终于跟电路接通了一般。


俞-大-猷!


传说中的\"戚虎俞龙,杀贼如土\",戚就是戚继光,俞就是俞大猷啊!


虞璁一拍脑袋,猛然间什么都想起来了。


之所以这位老兄在自己的脑子里没什么印象,因为他这辈子都不得志,本身并不是个当官的料子。


明朝在崇文轻武方面,跟宋朝有很多的相似之处。


武功兵法学的再好,不会在官场里搞人际关系,就永远都得不到重用。


也正应如此,后人更多的知道那老油子胡宗宪,却不清楚这看似籍籍无名的俞大猷。


他的一生,是“四为参将,六为总兵,两为都督”,是“七次屈辱,四次贬官,一次入狱”。


单纯论做人之圆滑,他确实不如戚继光,屡屡得罪人而无法施展抱负,过得相当憋屈。


但是据说,这戚继光和俞大猷可比试过一次。


戚继光作为武道宗师,使得是刀法和长枪,最得意的就是杨家的六合枪。


而这军神俞大猷用双手长剑之法不仅打败了少年英才戚继光,当年南下抗倭的时候路过少林寺,把人家武僧都打到心服口服。


为此老方丈派了两个和尚跟着他学艺,三年才归。


后来这个猛人还写了本《剑经》流传于世,虽然名字叫剑经,打开一看却是剑法,也不知道他是怎么想的。


皇帝拿着书左看右看,虽然还是死活没读明白,但是明显坐不住了。


鹤奴是个何其明的人儿,此刻只笑道:“要不,现在就把他叫来?”


“好!备好茶!”虞璁一琢磨,索性让他把晚上的会议给推了,认真道:“把胡宗宪也叫过来!”


餐后的水果点心一用,俞大猷和胡宗宪二人就一齐到了殿外候着。


虞璁示意给他们两备好热茶,自己又要了杯甜甜的牛乳茶,这才心满意足的继续加班。


一旁在窝里趴着佩奇嗅到了奶香味,开始不安分的摇尾巴。


“给它也倒一碟。”虞璁吩咐道:“让他们两进来吧。”


单纯论年龄,胡宗宪现在可只有十八岁,比俞大猷还年轻许多。


但是打那二人进殿起,虞璁就明显觉察出不同来。


请收藏:https://m.shucaiqxsb.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