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小说>其他>[明朝]科学发展观> 分卷阅读135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卷阅读135(1 / 2)

上确实没少出过力。


早在嘉靖六年,他就跟皇上提过,要选择可教的医士,设立程限,让他们学习医业。同时每年考试四次,通过者再去太医院考试,成绩列为三等。


上等去御药房,已在御药房的,就授予职位。


中等授冠带,让他们在太医院里办事,或者授予俸禄。


而下等者,就继续在太医院里待着吧。


桂萼当时这样的改革,实际上打破了原有的太医选拔制度。


太医和jūn_rén 一样,原本都是世业,祖祖辈辈都是如此。


而且一旦他们被入太医院,就永无考校,这才是最致命的。


换句话说,只要你爸爸和爷爷是个医生,这辈子甭管你怎么药死人,这铁饭碗都能端的贼稳。


三年前,桂萼改革了旧有的考核制度,让平民也可以出入太医院学习考试。


而如今皇上说的杏林测,更多的是给老板姓们一个参考的标准,让他们能够去找通过资质考试的郎中求医问药。


前者改革的是为皇家服务,后者更多的是要福泽苍生。


并不冲突。


虞璁心里对桂萼有所改观,自己想了一刻,琢磨道:“合并吧。”


“一年考四次,也太兴师动众了些。”


从此以后,每年大考一次,时间依旧是十一月一日。


只要通过太医院终考的,都颁发一块普通材质的玉牌,上面会有记名和皇家刻印。


至于这些人想要服务皇家,还是继续悬壶济世,还要看太医院那边具体的人手调配。


“如此甚好。”崔御医松了口气,又道:“陛下,从前您询问的天花之事,如今已经有结果了。”


“嗯?”


事情都过了一年了,虞璁这时候还是听崔御医谈起此事,才终于想起来牛痘的事情没有搞定。


“太医院专门派遣十余人去调查走访,还真发现些奇怪的情况。”崔御医虽然参与这个事情许久,可现在还是一脸的不相信:“还真的有数人出入于疫情区内,却从来都不染病。”


“他们大多都是牧牛、养牛者,最后一归因,所养耕牛都染过痘病。”老头儿明显不知道病毒学和疫苗的概念,只纳闷道:“难道说,这是以毒攻毒之法?”


“很有可能。”虞璁笑道:“不妨找些死刑犯人也沾染下这耕牛身上的痘病,回头让他们去其他省市的疫情区里待几天,看看效果如何。”


如果真是这样,那牛痘的播种和防治,肯定会极大的改善百姓的生存率。


要知道,天花这么毒的东西,哪怕是没有接种的现代人被传染,成活率也极低。


皇上一想到这,忽然意识到了一个问题。


他这些日子里都在忙着军事和学校的布置,对全国的医疗情况没怎么关心过。


但是听阿彷还有鹤奴说,从前北平城脏垢不堪,如今却已经大变模样,连疫病的出现也少了许多。


这就是公共卫生的问题啊!


如果城市里不能保持干净和卫生,那么鼠疫、霍乱等等的疾病都极容易传播感染。


说到底,就是现代和古代的健康意识不一样。


“崔太医,你可知道这其他城市的情况?”


“其他城市?”崔太医虽然不确定皇上在说什么,想了想道:“臣太医院里有来自各地的人,要不叫几个天南海北的,供皇上审问?”


这话正合虞璁心意,当即就派人去把他们叫来了。


请收藏:https://m.shucaiqxsb.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