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小说>其他>[明朝]科学发展观> 分卷阅读172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卷阅读172(2 / 2)

皇帝出于他的人道主义行事准则,此刻并不担心自家房子着火,而是关心这外头的情况。


“黄公公。”他坐在凉亭里,感受着清凉的带着水汽的长风,慢悠悠开口道:“你在宫外,也住过一些时日吧。”


黄锦忙不迭点了点头,知道陛下并没有要为难自己的意思。


“那么你觉得,这宫外的民居什么的,容易走水么?”


这话一问,黄锦倒是明白了几分。


虽然如今赵尚书已经调整了京城的排污系统,但是卫生习惯这种东西,还是要慢慢培养的。


正因如此,很多人群聚集区仍是污浊不堪,臭的让人不想经过。


黄锦想了想,还是如实道:“回禀陛下,老奴觉得……很不稳妥。”


“嗯?你跟朕讲讲。”


原来,这城市民居虽然大部分是砖木结构的瓦房,但是因为之前流民太多,又手头没钱,就修筑草房全供遮风挡雨。


虽然永乐年间京城常常走水,不得不把很多草房拆除改为瓦屋,但是现在又大量的人口涌入京城,直接造成了许多房子都是挤在一起,房屋之间没有空隙,而且在盛夏的时候,痢疾和瘟疫出现的也非常频繁。


“这其实有点像南方,”虞璁思考道:“南方人口密集,一家走水就蔓延至无数家,因此才会在墙泥等地方颇下心思,尽可能的防备此事。”


北方虽然人口密度小,居民基本上防火意识没有南方强,但是京城这种地方又挤满了人,造成了很大的隐患。


皇上想了半天,决定回乾清殿里再看一次地图。


他觉得京城的这个城市规划建设,还是要好好的搞一下。


旧有的城区已经无法承载,何况政府这边也在不断的征用内城的许多地皮。


那么……为何不让新商业区成为新城区的中心,而旧城区成为彻底的政治中心?


本身听赵璜小同学的汇报,现在学校建的速度相当不错,然后大会堂和医院也在设立之中,等再过两年,基本上就会全部投入运行了。


虞璁一琢磨,吩咐陆炳过来一趟,帮他把能圈能划的区域都标注一下。


人口肯定是要扩张的,城墙也肯定是要重建的。


如今经济发展的这么快,城市扩张的速度也空前高涨,很明显要提前做打算了。


这个时候,一定要用政府来引导房屋的建设。


也就是说,工程队的存在,在这一刻至关重要。


-2-


招标的事情自然交代给礼部,让他们去准备知声堂的下一轮的筹备。


眼下城市建设的事情要交给特定的部门来管,既然礼部闲着也是闲着,不如放下那些祭祀天地的繁文缛节,去实打实的做些实事。


之前在西北呆着的时候,他就有开发煤矿,提高全国能源使用能力的想法。


与之并行的,是沥青和水泥的念头。


但是……很难很难。


赵璜监工开会忙了四五天,听说皇上回宫了都没空过去拜见,只亲自写了封述职的折子递上去,全作心意。


虞璁想了半天,还是把他给叫了过来。


如今两人再见,感觉都陌生了许多。


君臣二人都变黑变糙了不少,相视一笑还颇有种惺惺相惜的感觉。


“朕今日叫你来,就是想问问,”


请收藏:https://m.shucaiqxsb.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