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等一会儿,便是赵君卓习惯每日去小佛堂拜见刘氏的时辰,到时候紧赶着说上两句话,小郎君倒是也能听得进去。
青薇点了点头,同样压着声音说道:“过几日小郎君要去长安城考科举,老郎君想起来了,便让我过来问问,一应行李可都拾好了,在长安城中,赵府倒是正好还有一个合适的宅子,老郎君前些日便已经差人前去拾了,只等小郎君亲自过去便可。”
和赵君卓院中的这个婢女分开后,青薇走到了书房前不远的位置,却并没有继续向前,而是乖顺的站在这里,等赵君卓过会儿时间到了出来。
冬日寒风凛冽,青薇刚刚从屋子里出来时还不觉得,在书房门外多站了一会儿之后,便忍不住觉出几分冷意,身体也有些轻轻的颤抖,她转身走了几步,稍稍活动了一下身体,试图让自己暖和些。
毕竟冬季寒冷,院中那一棵在大火后移栽过来的桃花树,这些年的枝干已经长得越发粗壮了,一道秋冬时节,枯黄的落叶便扑了满地,只待隔年春再重新抽芽染上新绿,绽开满树桃花雨。
不多时,伴随着轻轻的“吱呀”一声,书房的门被人从里面推开,赵君卓那张致而英俊的面孔上不带半分表情,只是冷冷淡淡的瞥过来一眼。
青薇闻声立即转身,略略低头向赵君卓道:“小郎君。”
赵君卓并未回答,就连眼皮都没有动一下,只是自顾自的继续往前走,青薇不敢挡他,只能是连忙快走两步,跟在赵君卓后面,低声快速说道:“长安城的宅子已经拾好了,去了便可直接住下,不知小郎君打算何时启程,一应的行李下面的人可都拾好了没……”
直到这时,赵君卓才漫不经心的开口,淡淡的应了声道:“让祖父放心便是。”
青薇心里一突突,暗自发愁等下回去之后要怎么和老郎君回话才能显得不那么生硬冷淡,至于赵君卓,却是脚步丝毫不慢,已经径自将站在原地不动的青薇甩了后面。
刘氏所居院落的小佛堂中,依旧透着股缥缈的佛香,刘氏的身体看起来越发羸弱,鬓边霜白渐深。
听到赵君卓的脚步声,刘氏终于缓缓的放下了手中的一串佛珠,转过身来,微微抬起头深深的看向赵君卓。
赵君卓一言不发的跪坐在了母亲刘氏身边的蒲团上,轻声道:“阿娘,我明日便启程去往长安城中。”说这话的时候,他的面上,依旧沉静如水。
刘氏微微点了点头,苍白的面孔上,终于难得的浮现出了几许温情的笑意,轻声叮嘱道:“路上定要小心,到了长安城后,也令人递个信回来。”
“阿娘放心。”赵君卓态度极为温顺的一一应了下来。
刘氏的目光怔怔的望向小佛堂中供奉着的牌位,在当年那场大火中丧生的赵娘的名字,深深的刻在mǔ_zǐ 两人的心上,早就成了一道伤。
然而,比起刘氏至今回忆起当年的往事,仍旧悲痛欲绝的心情,赵君卓的心中,却始终都存着一份不可与人言的深沉和复杂。
赵君卓安静的陪刘氏在小佛堂中静坐了片刻,仿佛想到了很多过去的旧事,又仿佛思绪放空,渐渐飘远。
不经意间回想起那道纤细的身影,眼神里仿佛涌动着能够燃烧一切的火焰,用一种极为冷静的语调,近乎平静的同他说出了最后几句话……
一时间,竟是恍然惊觉,这么多年过去,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