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卷阅读150(1 / 2)

觉,应当就是这么复杂吧……


第九十一章启蒙


晓年觉得找煜亲王商量,应该得不到什么实质上的建议,于是他找来蒋长史,跟他商议了一番关于给小虎崽开蒙的事情。


在九州,一般殷实的人家,到孩子五、六岁的时候就会给他们开蒙。


学童从最初级的三百千开始,再逐步熟读诗文经史,有的十几岁就下场考了童生试,顺利的话弱冠前就能中秀才。


梁州有位林相,十三岁于童生试得案首,十六岁中了探花,成为九州历史上最年轻的三鼎甲;


还有位韩相,同样是十三岁得案首,之后连中三元,亦是年少成名。


冀州历史上虽未有十六岁的探花,但在弱冠之前就连中三元的人就有几位,而立之年拜相的人亦有一些,可见在九州大陆上,年少进学十分寻常。


晓年不打算让自己的小虎崽跟别人家神童比,只是寓教于乐,未雨绸缪罢了。


“也不是让它们现在就开始读书认字,先做个打算而已,咱们该玩的时候还是玩,如果它们不喜欢,我就不准备了。”


晓年现在是非常明显的家长心态,又怕孩子输在了起跑线上,但又怕给小虎崽的压力太大。


所以他也决定,如果小虎崽们对这件事表现出了明显的不乐意,他就暂时先放放,等他们大一点,或者还是等它们恢复人形之后再考虑这个问题。


和蒋长史商量了一下,最后晓年决定每天早上给小虎崽念一刻钟的《三字经》,每天睡觉前再给它们讲一、两个寓言故事,教教它们“人”的人情世故。


简小大夫自己也是九州长大的,考过童生试,《三字经》这样启蒙的经典倒背如流,所以不用劳烦蒋长史,自己就能给乖乖和崽崽念书。


他是个行动派,刚商量好了事情,第二天就开始执行,为了不让小家伙对这种念书产生厌烦情绪,晓年先招呼小虎崽吃了奶糊糊和肉,得它们空着小肚子念书,那就太虐心了。


事实上每次用完膳后,原本就要休息一下才能出去玩,所以小虎崽被哥哥抱在怀里坐在榻上的时候,并不觉得奇怪,它们自己扭动了一下小身体,找了个最舒服的位置窝好,把小爪爪搭在晓年的手臂上。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因为《三字经》整齐的句式,念起来琅琅上口,再加上听到的是哥哥的声音,小虎崽听着听着,竟然跟着晓年的节奏点起头来,煞是认真。


晓年从上方看着它们的小脑袋一动一动的,不禁莞尔,但没有停下来给它们解释这些字句的意思。


现在小虎崽对人的语言尚有反应,但还不足以支撑它们对任何语言都能理解透彻,与其让它们劲去学这个,还不如多念几遍,先留下一个粗略的印象。


先背诵后理解虽然不如先理解后背诵效果来得快,但对于现在的小虎崽来说,却更合适。


《三字经》的全文对于小虎崽来说明显太长了,晓年就将其分解来读。


最开始从人之初到不知义,接下来再读为人子到宜先知,等第一部分念上个十天、八天,让小家伙听熟了,再加第二段,这样循循渐进,耳濡目染。


这个“工作”简单是简单,就是日复一日甚至要年复一年,难枯燥了些。


拂冬在旁边看了几天,就跟简小大夫道:“要不就让婢子来念给小公子听吧。”


请收藏:https://m.shucaiqxsb.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