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小说>都市>实力不允许我低调> 2011 全新工匠培养体系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2011 全新工匠培养体系(2 / 2)

当然一些中等的公司,也可以接受这些被顶级公司淘汰的人。


但还是有些人,真的不适合在这座竞争同样激烈的城市生活的。


这样一来,就必须还要有个备选之地。


而离滨城也就四百来公里的省城就在合适不过了。


而且和滨城比起来,其实省城真的更适合生活。


本身这里就是一个特大城市,自来就有着八百多万的人口。


而且交通也更加便捷,又有着非常扎实的工业基础。


只是前几年,没有赶上那一波的互联网大潮,所以才没有什么重大的发展。


其实这也和国家的规划有关。


前十年南方城市之所以发展迅猛,这主要和国家推广发展延长江经济带有关。


所以就把很多重要的互联网产业分别落户到了这些南方城市里。


比如汉江就有内存厂落户,蓉城有jdf落户,至于魔都,绿城这些城市都不用说了。


都在国家层面的布局下,分到了不少半导体产业的工厂。


而北方城市,则在这一波互联网大潮的红利当中全面落败。


而现在北方的城市只能自救,所以就只能纷纷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特色之路。


本来省城这边的管理人员,也对未来发展方向很迷茫的。


可是这次和名厨集团这么一接触,立刻就重振了信心。


确实,我们的重工业,也确实到了要产业升级的时候了。


“就说我们的工业机器人,现在我们国内百分之就是的工业机器人,都是被日本和德国企业垄断的。”


“山崎马扎克,西门子,abb等等都是这方面的佼佼者。”


“我们的工厂车间里,就比如汽车制造,大量使用的工业机器人,几乎百分百都是从国外进口的。”


“而我们就有新松,可最近的发展也遇到了一些瓶颈,我觉得他们还有很深的潜力可挖。”


“不过想要发展重工业,这次我们必须要理清思路,我们必须注重人才的培养。”


“刚好咱们这边要发展一个新城,我觉得这里就应该发长成工程师之城!”


“对,我们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培养技工,我们需要的是了解一线,熟悉一线的真正工程师。”


“我打算联合几所大学,建立一所真正的理工大学,为咱们和国家培养技术方面的人才。”


“国家提倡从初中开始分流,毕竟咱们还没有实力普及全面高中教育。”


“既然有大半孩子被分到技术学校里,我们就要好好辅导这些孩子成才。”


“从这些孩子里挑选最起码一半作为技术精英,然后剩下的一半,在分流到理发,厨师,等等产业…”


其实肖锋说到这也有些委婉,可能很多家长会不高兴。


但事实上,确实有很多孩子,真的不适合走学术的道路。


甚至就连当个工程师也不能当好,像理发,厨师这样的岗位可能比较适合他们。


虽然很残酷,但这就是现实。


不过和以往那些垃圾理发学校,和厨师学校不一样的是。


肖锋打算创建的这个职业学校,可不同于普通的职业技术学校。


要教那就教最好的,理发肯定不能像以前那样的学徒式模式,必须要教导一些新的知识和技术。


另外就是,就算培养力工,他也要培养一些新时代的力工。


比如会使用外装甲骨骼的工人,会操作遥控机器人的工人。


这样当一些工作环境比较特殊的时候,这些人就能派上用场。


而且随着各种新机械的普及,传统的搬砖工人,一点科技知识都不懂的那种,注定是要被淘汰的。


至于说那些真正被技校留下的学生,肖锋打算采取的是德国的培训制度。


在前两年,学的工科类的专业基础课程。


而到第三年,则会安排进工厂实习,而在工程里。


则会根据学生的兴趣,以及天赋,在进行分类。


之后就是三年的工厂实习期,这段时间是学徒制的。


要以老带新,不过这次可和以前不一样。


以前的学徒制,是师傅说了算。


可是这次,他们不光是要设立对学徒的考核,还要对师傅进行考核。


师傅每年要固定带出多少合格的学徒的,而且带出来优秀的学徒越多。


师傅获得的奖励就越多。


三年之后,学徒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比如自己的兴趣,或者是家庭需要,选择继续深造或者进工厂工作。


当然只要考取相应的技工等级证书,那么就会获得相应的工资待遇。


至于能不能赚更多,那就要看你的kpi考核了。


而且技工也是可以不断升级的,不光你生产效率会不会提高,而是看你有没有提出一些改善型的建议,也就是实用新型专利发明。


如果有,那自然是可以实现等级跃迁的…


有这么一套全新的工匠培养体系的建立,咱们完成产业升级,那就水到渠成了…


请收藏:https://m.shucaiqxsb.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