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小说>都市>实力不允许我低调> 2108 融会贯通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2108 融会贯通(2 / 2)

而且家里也是农村的,父母对教育也不是那么重视。


中考的时候没考上高中,就直接把他送上了一个职高,让他去混去了。


后来也是机缘巧合之下,他跟着一个同村的长辈出来学了船工。


后来也是够幸运,还去了一所海员学校深造,这才有机会学到了一些轮机方面的知识。


然后跟船出海,一干就是二十年,才攒下了这一身的经验。


要早知道自己对这玩意这么感兴趣,当年他一定好好学习,考个好大学了。


不过两个学徒工也安慰他,现在学业不晚。


反正公司也是鼓励员工自学深造的,他可以报个网课,然后在网上搜集一些大学老师讲课的内容。


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自学,如果有什么不懂的,可以问问他们两个,大家共同学习。


老周一听这话,顿时更加高兴了,反正现在他的工作内容相对简单。


每天都有一定量的闲暇时间,以前在其他船上工作的时候。


那他就是个混,每天都是随波逐流,不是跟人打牌,就是玩游戏。


可现在他终于找到了自己认为有意义的事儿。


所以他还真就按照两人的指点,找了很多大学的付费网课,跟着学习了起来。


并且在两位大学生的指导下,专门找自己短板的知识方面进行补齐。


这么一学,还真是让他的知识是突飞猛进了。


连带着技术也有了很大程度的增长,甚至他还有机会可以登录一些国外的机械论坛。


看看海外的水手们,在遇到机械方面的难题的时候,是怎么操作解决的。


而老外们的解决方案,在很大程度上,都让他是大开眼界。


也让他真切的学到了不少新东西。


没想到,和两个学徒工接触了一段时间,不但他教会了两个学徒工不少东西。


而他也从两个学徒工这里打开了新世界,整个人的境界都得到了升华。


如果是以前,他可能也就守着现在的工作,浑浑噩噩混到退休算了。


可是现在他感觉自己的人生突然又找到了全新的方向,他要继续在机修这个领域好好的干下去。


原来有点小技术,就非常高傲的他,这时则是感觉到了这个领域的水深。


尤其是看到海外的技术论坛上,很多机械领域的大佬们,在进行讲解和处理问题的视频之后。


不但给他带来了不少的启发,更给他打来了难以描述的震撼。


要知道很多老外的机修工,那可不是一般人。


甚至很多人都是几代人传下来的,技术积累,那真的不是一般人能比的。


你就比如德国的技工,和机械工程为啥那么厉害?


你以为真的就只靠人家的大学,和工程师培养体系吗?


事实上,那也只占了百分之五十而已。


大家可以去德国人日常的生活状态里去看看。


但凡是机修工,或者工程师出身的家伙,你到他们家去看看。


几乎每个男主人家里的后院,都会有一个自己的工作室。


在那个工作室里,摆放着各种各样的工具和设备,甚至有的还有各种小型的机床。


那些师傅,在家里就可以自己加工各种他们想要的金属零部件,甚至自己拼装出一台设备。


而他们的孩子在小的时候,也会跟着他们耳濡目染,甚至有些人从八九岁的时候就开始接触机械了。


并且会对机械产生迷恋,等到十几岁上了大学,学的就是这个。


等到大学毕业,最差也是一个工程师,而到了三十多,四十岁左右的黄金年龄的时候。


人家甚至可能会厚积薄发,成为一个大发明家。


这就是人家真正的人才底蕴。


而我们呢?在这方面就和人家差的太远了。


我们有不少留学生在德国都是学习机械自动化什么的,理论方面的知识非常扎实。


在大一大二的时候,甚至可能还比德国本土学生表现的还要优异。


可等到了大三,开始进入实习阶段,开始要真正动手,搞毕业设计,或者到工厂里去下一线,学习纯粹的实际操作知识的时候。


咱们和人家的差距就立马体现出来了,不夸张的说,德国学生的动手能力,比咱们强了十万八千里。


而德国学生理论结合实际的能力,那更是比咱们强到没边了。


人家老师傅说什么,德国学生一听就懂,咱们还在那里蒙圈呢……


这等到了独立设计的时候,咱们和人家的差距那就更大了。


因为人家有深切的一线工作的体会,所以更加知道该从什么角度出发。


而咱们的设计师,那就差远了……


作家的话


请收藏:https://m.shucaiqxsb.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