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所谓。大棒捏在手,说话要客气。既办了实事,又至于把人逼上绝路。
在李琼的眼里,除了政事堂内的常青树冯道之外,当朝的相公里头,就数范质最有手腕。
“文素相公不愧是老成谋国之言。”柴荣出乎意料的掉转枪口,亲自点了李琼的名,“李公,你的身子骨还好吧?”
李琼赶紧捧着象笏出班,恭敬的站到御阶之前,连声叹息着说:“陛下如此关爱,天恩如此浩荡,老臣……老臣……”
令众人倍感意外的是,李琼竟然当着柴荣的面,抬起衣袖抹了把眼眶,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柴荣也是好耐心,等李琼的说唱表演,过了,李中易再不必象以前一样,到了皇宫大门口,就要下车步行,走很远到文德殿上朝议事。
这其中的意义,就好比慈禧太后,赏李鸿章紫禁城骑马的待遇一样,光宗耀祖,是一件极其荣耀的美事。
大事底定之后,李中易由于所处的位置暂时还比较偏,所以,看不清楚李谷的神态。
李琼和李谷却是近在咫尺,李琼也许是好奇心做祟,一直十分关注李谷的表现。
只见,李谷虽然面无表情,看不出任何的异样,可是,李琼仔细一瞅,却看穿了破绽:李谷的左侧衣袖,一直微微的颤动着,始终没有停歇。
李琼心里暗暗好笑,他今天来上朝,其实是柴荣暗中派人去请的结果。
按照李琼的政治眼光,自然看得懂柴荣的心思。柴荣刻意提拔李中易进入政事堂“观政”,其真实的目的,是想扶持储君一党,牵制住政事堂诸相,让他们日益壮大的实权,不要太过膨胀。
唉,也不知道是福,还是祸啊?
李琼无声的叹了口气,李中易的根基毕竟很浅,如果真的走上对抗列位相公的前台,把事情做绝了,很可能就是被汉武帝逼迫自杀的汲黯的悲剧下场。(未完待续)
ps:回晚了,小睡了一会儿,凌晨起床,补了更。最后一天了,月票鼓励下司空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