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小说>历史>逍遥侯> 第973章 你方唱罢,我登场!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973章 你方唱罢,我登场!(1 / 2)

平卢节度使辖境内,被扩建了三次的登州码头,车水马龙,热闹非凡。手机端


登州,地处大周渡海去高丽国的咽喉位置之,全国各地以及吴越、南唐等国的商贩,若想乘船去高丽国做买卖,只能从登州出发。


垄断高丽国贸易的命令,由李易本人亲自签发,水师接到的军令是,胆敢偷渡者,货物一体没收,并罚钱十倍。


如果,走私商人胆敢武力抗法,则格杀毋论!


垄断下的贸易形态,导致原本还不如南唐一座小县城的登州,出现了畸形的经济繁华景象。


码头附近的商铺,客栈,以及货仓,每月都在涨价,而且,始终看不到跌价的希望。


不说寸土寸金的码头商业区,连登州城内的宅院,也都几年前,翻了十倍不止的价钱。


最近一段日子,原本派出去东征的李家军,突然渡海归来,从登州岸,源源不断的向齐州(今济南市)方向进发。


在码头附近做生意的小商小贩,突然被大队赶来的官军,给驱赶出了码头的核心区域。


“老哥哥,麻烦挪一挪!”这是较客气的规劝。


“让一让,让一让,大军到了,大军到了!”这是挥舞着刀枪吆喝。


“你怎么还不走?”有个正在卖汤饼的小商贩,因为找零钱的关系,收摊子撤离的动作慢了半拍,随即招来了官军的喝斥。


“快点,快点,大军到了,大军到了!”带队的指挥,见商贩们的动作太慢了,舍不得放弃掉赚钱的机会,不由火了,厉声催促手下人,让他们抓紧时间驱散要钱不要命的商贩们。


小商小贩们,既没有组织性,也没有纪律性,他们行动起来自然不可能像jūn_duì 一般的整齐划一。


驱离工作,拖拖拉拉的,总算是在半个时辰之后,清场完毕!


这也是李家军了,话作任何一支同时代的jūn_duì ,驱赶小商小贩的过程之,往往充斥着血腥和暴力的因素。


“我说,瞧这阵势,八成应该是李大帅他老人家班师归国了吧?”


“嘿,我琢磨着,是这么个理儿……”


“我看不像啊,前些日子,杨大总管率军登岸的时候,今天的这个阵仗,可大出去不少啊……”


“是,李老幺尽会瞎咧咧……”


“我觉得啊,很可能是大队的契丹奴被押来了……”


草民们都喜欢凑热闹,也喜欢看热闹,大家众说纷纭,始终无法统一看法。


又过了大约半个时辰,眼尖草民的忽然惊叫出声,“快看呐,快看呐,可不得了……”


一时间,草民们纷纷踮脚,翘首朝海的方向看了过去。


“唉呀呀,额的娘亲呀……”有人紧跟着惊叫出声,手舞足蹈的划着谁也听不懂的手势。


众人也懒得鄙视这家伙,一个个瞪圆了眼珠子,极目远眺。


这时候,只见,登州码头外的海面,出现了一支庞大的舰队,乌压压的一眼望不到头。


“滋……我老汉活了五十多岁了,这还是头一次见到,这么大的船队……”


“八十九,九十……”有人在心里默默的数船只的数量。


“我的个天,李大帅从哪里变出来的这么多的船?”


“铺天盖地啊……”


不大的工夫,第一批大船顺利靠岸,一队队官军下船之后,随即排成整齐的队列,警戒于码头的四周。


紧跟着官军登岸的是,大队大队的从幽蓟大平原,强行南迁的老百姓。


“嘿嘿,那个背花包袱的小娘子,长得可真俊俏呐……”


“谁说不是呢……”


“我可听官府说了,南迁的这些人,个个都可以分得几十亩地,还三年不交纳赋税啊……”


“唉,李大帅可真是仁慈啊,换作是某家,都杀它个干净……”


“可不是嘛,这些依附鞑子的家伙,没一个好东西,杀光了,才清净了……”


看热闹的人们,从来不嫌事大,怕事小,你一言,我一语,大家七嘴八舌的把南迁的移民们,给骂成了翔。


在众人目不转睛的看热闹之时,坐镇登州城内的杨烈,已经下达了平卢全境戒严令。


“禀报大总管,从安喜等地运来的南迁民,已经抵达了码头。”


“禀报大总管,运送老弱妇孺的奚车已经备好了……”


李易没在登州,他全权委托杨烈,集处置南迁移民的安置事宜。


杨烈原本不耐烦处理这些琐碎的细务,没奈何,李易远在开京,他这个行军大总管兼检校平卢节度副使,只得勉为其难的见招拆招。


在李家军,虽然李易的移民命令,获得了绝对的执行,但那只是军令的不可违罢了。


不理解移民南迁政策的重将,大有人在,只是,在李易的威压之下,不理解的也必须执行到位罢了。


杨烈其实是个军政双优的,李易从某天开始,既不拍刘金山的肩,也不和他开一开荤笑话,那么,意味着,他刘金山从此失去了主的信任。


“光清兄,看见没有,那是新铸出来的火炮,嘿嘿,威力惊人,轰开城门,喝杯热茶还要轻而易举。”李易开着不正经的貌似狂傲的玩笑,刘金山却频频点头,关于火炮的故事,李易已经给他介绍过许多了。


只是,刘金山尚未见识过,火炮真正轰击威力,心里多好有些不摸底。


李易明明看出来了刘金山的迟疑,却故意没吱声,等两人并肩走到炮台时,李易随口下领炮营的官兵们,让他们演示一番。


“轰!”伴随着惊天动地的巨响,铁丸轰然出膛,将用作练习的一堵厚墙,轰塌了一大块。


“滋……”刘金山不由得倒吸了口凉气,脱口而出,“我的小乖乖……”


四周的炮营军汉们,一个个憋着笑,想笑却又不敢笑,实在是难受之极!


李易翘起嘴角,得意的一笑说:“光清兄,此物可能轰破开封城门?”


刘金山心头猛的一凛,主他老人家,果然是志在天下啊!


“区区开封城门,岂能当此神物一击?”刘金山不愧是读书人,出口可以成章,诌诌的气派,和粗鄙不堪的军汉们,有着迥然不同的风范。


闻弦歌而知雅意,想啥却不说啥,这些词汇说的都是,酸人们的穷讲究!


李易哈哈一笑,再次拍了拍刘金山的肩膀,温和的说:“光清兄,真乃大才也!”


刘金山暗出了一身冷汗,听了李易的夸赞,他不由长长的松了口气,最艰难的这一关,总算是考验过去了。


方才,李易故意说的含糊不清,刘金山却打得没有半点含糊,清楚明白的表明了,他誓死追随主,夺取天下的决心。


人,是社会型动物。


社会型动物,有个鲜明的特征,屁股决定脑袋!


在李易的眼里,人人皆可用,前提却是忠诚与否?


电视剧《走向共和》里边,李鸿章曾经说过一句名言:老子是要用人唯私!


老话说的好,举贤不避亲,这个亲字,并仅仅指的是家族亲戚,还兼有亲朋好友的内涵。


李易随着地位的提升,对用人唯私,有着和李鸿章并不完全相同的理解。


李鸿章只重视安徽人,重用的也都是安徽人,如说,水师提督丁汝昌,他本是太平军的降将,却获得了李鸿章的信任。


为了控制住水师大权,李鸿章居然让完全不通水战的丁汝昌,出任北洋水师提督,这是超越了识人之明的界限了。


和李鸿章不同,李易的手下的将领之,有河池的资格最老的一拨旧部,也有党项贵族投诚效力的,还有开封禁军提拔起来的重将,可谓是用人不分地域,只要你有才,李易加制约措施后,敢放心大胆的任用。


用人不疑,其实是个伪命题!


很多时候,你想办件大事,连亲爹都不见得乐意借钱给你去折腾,更何况是一般的所谓的朋友呢?


李易的用人逻辑是,用人要疑,疑人要用,在权力制衡的前提下,能够德才兼备固然好,有德无才之人,也照样提拔重用。


在德和才之间,李易更愿意使用有才无德之人,而不是只会开地图炮的所谓有德之士。


历史的例子,也充分证明了,李易的观念,具有实际操作性。


三国时期,曹阿瞒是在德和才之间,选择了唯才是举。结果,魏国的实力,在曹阿瞒的统治时期,国力蒸蒸日。


与之相反,魏帝曹丕,接受了陈群所谓唯德是举的“九品正制”之后,同时奠定了士族豪门垄断权势,颠覆曹家江山的根基。


万世师表的孔圣人,也会因为私人恩怨,而故意杀死仇人,更何况是吃着五谷杂粮的普通草民呢?


************************************************************************


开封城,赵家。


杜老太君长长的叹了口气,再次开始数落赵匡胤,“三郎都这么久没归家了,你这个当二兄的,究竟努力去找了么?”


赵匡胤一阵苦笑,三郎自从北之后,再也没有了消息,他都快急疯了,却又不敢声张。


毕竟,勾结北虏的罪名,在这个朝局动荡的节骨眼,足以要了整个赵家老小的性命。


“母亲大人,孩儿不敢辩驳,只是,孩儿敢对天发誓,已经尽力了。”赵匡胤指天誓日,赌咒说狠话,终于让杜老太君的怒火,稍微小了一些。


“唉,三郎这个混蛋,他打小心思灵活,总想着钻空子,唉……”杜老太君的心头,浮了一丝不祥的预感,但她又不敢相信,她的三郎会有任何意外。


“唉,三郎的事,且先放在一边,你亲妹妹岁数已经很老了,这一次如是再无法定下亲事,以后还有可能嫁得出去?”杜老太君盯着赵匡胤的两眼,一眨不眨的瞪着他。


赵匡胤心里明白,这一次,他若是无法说服雪娘,答应嫁给米福德,从今往后,他一定没有好日子过了。


“母亲,雪娘她……她不喜欢米福德……她说米福德是个只知道吃喝玩乐的败家子,若是嫁给了他,恐怕会……”赵匡胤察觉到杜太君的脸色极其不善,没敢继续往下说了。


“恐怕会当寡妇?”杜老太君私下里找机会,见过一次米福德,说句掏心窝子的话,她也不怎么喜欢油头粉面的那小子。


只不过,赵雪娘的岁数实在是太大了,若是超过了十九岁,根本没办法找到好婆家了。


在这个时代,凡是有女郎的大户人家,只要长辈们不是特别的渣,基本都会在女郎大约十岁的时候,开始准备相亲事宜了。


所谓的相亲,并不是让自家女郎去和别家儿郎见面,而是托关系,找门路,打听家有好男儿,且门当户对,家风严谨的好人家。


这且罢了,越是大富大贵之家,越会在女郎出生之后,开始积攒嫁妆。


古人嫁女儿,可不现在这么方便,首先,置办家具的各种好木料、衣料、器皿,都得留心收集下来,以备将来之需。


请收藏:https://m.shucaiqxsb.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