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小说>历史>逍遥侯> 第992章 比天塌还可怕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992章 比天塌还可怕(1 / 2)

李易回到节堂,人还没坐稳,听人禀报说,孟遥的小跟班,那个叫杨玄的,被饿晕了。


“先喂他喝一小碗米汤,过半个时辰后,再喂他喝半碗稀粥。稀粥不能太稠,咸菜可以多让他嚼点,补充补充盐分。”李易那时侍奉过老首长的名医,区区饿晕了小事,处置起来可谓是杀鸡用了牛刀。


人其实很扛饿的,三天不吃饭,饿不死。但是,三天不喝水,如果身体素质很差,完全可能因为严重脱水而导致虚脱休克。


一旦因为缺水而休克了,那便开启了死亡进行时,距离阎王爷的召唤,仅有咫尺之遥。


李易身为大军的主帅,哪怕将许多权责下放给了下边的官和武将们,但是,他的手头依然有许多大事需要拍板。


刘金山的途加盟,从李易的肩卸掉了大半政务,让他轻松了许多。但是,军务方面的各种突发状况,李易不可能卸责,也不能容许卸责。


李易是靠着军功起家的大周头号藩镇,天下万权,兵权至要的基本原则,他不可能不清楚。


“来人,去叫廖山河来见我。”李易捏着手头的一份军务公,左看不顺眼,右看还是不顺眼,干脆把廖山河叫来问个清楚明白。


身为近卫军都指挥使的廖山河,不可能走远,他其实在节堂外面的树荫底下站着,一直等着李易叫他。


“爷,您找我?”廖山河一边捶胸行礼,一边学着李云潇的套路,下意识的大撇开了显得生疏的“主”,而选择了极为亲近的称呼——爷。


“近卫军次分来的那几个副指挥,你一个都没看?”李易故意没看廖山河,低着头捧起茶盏,轻轻吹去浮在茶汤表面的茶叶沫。


“爷,那几个小子年纪轻轻的,脑子却像是七老八十的老顽固。安排他们值守,没有任何问题,稍微给个活泛一点的任务,傻了眼。”


和李云潇一样,廖山河在李易的面前,从来不掩饰他的私心杂念和个人好恶,一直都是竹筒里倒豆子,有一说一,有二说二,绝不刻意隐瞒。


在李家军的高级将领之,若论打仗的本事,廖山河恐怕排不进前三名。


但是,不管是脏事臭事,还是龌龊不堪的小心思,廖山河都敢一股脑的抖露在李易的面前。


这也是李易让李云潇和廖山河对调职务的信任基础!


近卫军不稳,李易只怕睡觉都要睁着两眼,整夜整夜的失眠。可想而知,近卫军有多重要?


李云潇还是近卫军都指挥使的时候,也许是因为兼着大管家的职责,事务太过繁杂。偏偏,李易身边的事,哪怕再小,也是足以捅破天的大事。


所以,李云潇经常性只睡两个时辰,这么一日日的熬下来,原本异常扎实的身子骨,也大不如从前。


正好,李易感觉应该对调换防了,便把李云潇从繁重的杂事之,彻底的解脱了出来。


等到廖山河任近卫军都指挥使后,李易惊讶的发觉,廖山河果然是个面粗心细的家伙。


李易的确没有看走眼,廖山河办事认真细致的程度,甚至远在李云潇之。


只要是李易停留的地方,外层近卫军的口令,和内层近卫军的的口令,完全不同。


不仅如此,廖山河从来不过问李易身边带刀亲牙的事务,一直谨守着人臣之道的本分。


现在,有廖山河在身边守护着,李易睡得安稳,玩得舒畅,格外的放松。


既然廖山河说了实话,李易也不想为难他,把他叫到身边,抬腿轻轻的踢了踢他的左腿。


“我今天再教你一个新词,那是:这个世界并无绝对的呆木头人儿,关键要看你把他们用在什么地方,懂么?”李易语重心长的教导廖山河,要多动脑子,学会用人之道。


廖山河确实没听懂,他老老实实的答道:“爷,小的每个字都听得很清楚,却没有懂。”


李易挫着牙花子,恨不得一脚将廖山河踢飞,有多远飞多远,免得傻站在跟前碍眼。


“那我问你,我为什么要任命你为近卫军都指挥使?”李易压着火气,慢慢腾腾的问廖山河。


“这个小的知道,爷信得过小人,才把如此重要的位置,给了小的。小的哪怕粉身碎骨,也要死在您的前头。”廖山河混不棱的这席话,倒把李易的火气给折腾没了。


“不仅仅是如此。”李易顺手斟了一盏茶,递到廖山河的手边,极有耐心的教诲他,“我信得过,只是一方面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你心很细,记性又很棒,老子个月说的玩笑话,你都记得一清二楚。”


廖山河一听这话,心说要坏事,主一直隐忍不发,敢情是在这里等着他呢。


李易个月说过要死卵朝天,不死万万年的痞话,廖山河记住了,在日常训话的时候,学着李易的派头抖露了出来。


结果,近卫军传出了一个极其难听的绰号:卵将军,特指廖山河本人。


廖山河的心胸较宽,即使听了风言风语,也没当回事。毕竟,近卫军以前是李云潇的地盘,他的资历李云潇差远了,却承担如此重要的职务,难免会有人暗不服,说他的闲话。


只是,近卫军的一举一动,有可能瞒得过李易的眼睛和耳朵么?


这不,终于东窗事发了,廖山河十分光棍的低着头,小声说:“爷,能不能只踢屁股不罚钱?”


“怎么了?你这么欠揍?”李易十分怪的反问廖山河,“你每月的薪饷,可不是个小数目啊,吃住又都在我这里入帐,你即使想掏空荷包,也没有多少机会呐。”


“爷,您有所不知,最近小人的兜里,着实钱紧呐。”廖山河硬着头皮交代了没钱的原因,“您是知道的,小的出身寒微,父母走得早,多亏了舅舅把小人养拉扯成人,又供小人读了几天私塾,勉强认得几个字。”


李易点点头,廖山河的出身和家世,早让左子光给查了个底朝天,密报一直搁在内书房的檀香木匣之。


“舅舅还在世的时候,把表妹许了个所谓的莫逆之交的‘好’人家,远嫁去了房州。”廖山河一脸苦涩的说,“自从我表妹出嫁之后,再也没有见过她。那时候,我不过是个小小的伍长而已,无片瓦,下无立锥之地,身无分……爷,小的一直想和舅舅说,我想娶了表妹,可是,小的实在是穷怕了,惟恐耽搁了恩深意重的亲舅舅……”


李易陪着廖山河狠狠的连叹数声,显然,他听到的是一段催人泪下的爱恋悲剧故事。


然而,既然一向只攒钱,却很少花钱的廖山河,竟然把荷包给折腾空了,那么,按照李易的私下揣测,显然悲剧故事出现了神转折。


廖山河揉了揉两眼,算是没有当着李易的面失态,他接着又说:“总算是老天有眼,小人竟然在登州见到了我那表妹。唉,她嫁去房州之后,起初日子过得好算舒坦,只是老天不开眼,夫家那一带竟然发了时疫……”


李易心情沉重的点点头,这个时代的时疫,其实是鼠疫、天花、流感等强传染病的泛称,又称瘟疫。


这年月,除了李易统治的地区和军营之外,不管是原汉民,还是草原蛮族,人们完全没有保持良好生活环境卫生的意识。


医圣张仲景在其著作《伤寒杂病论》的序言说“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公元196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


医圣所言之“伤寒”,除了指外感热病外,还包括了当时的烈性传染病,可见当时瘟疫流行之猖獗。


连医圣的族人,都因为瘟疫的传染,死了三分之二以。可想而知,传统医对瘟疫的大面积传染,并无特别有效的预防手段。


当然了,在现代医学诞生之前,欧洲的白皮们其实也吃过不讲究环境卫生的大亏。著名的欧洲黑死病,一次性夺走了2500多万人的生命,占当时欧洲总人口的三分之一强。


在当时,所谓的西医,最著名的治疗方法,竟然是放血排毒。美国第一任总统,华盛顿患重病之后,被西医放血,从而加速了死亡的进程。


李易也是名医,在这方面他非常有发言权。在现代医学诞生之前,传统的医和传统的西医,都有重大的缺陷,而导致那时代的人均寿命,仅有三十五岁左右。


在现代医学诞生之后,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类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死神设下的难关,如说急性肺炎、肺结核、部分癌症等等,并把人均寿命拉大到了七十多岁的程度。


廖山河表妹的夫家,遭遇了瘟疫,李易不需要多想,便猜想得到,他的表妹应该死里逃生了吧?


果然,廖山河接着介绍说:“天佑我家,我表妹和外甥大难不死,竟然逃过了一劫。他们娘儿俩,本想京城来寻我,可是……”


李易心想,很可能是逃过了死劫,却没有逃出人祸吧?


即使用脚趾头去思考,李易也想象得到,廖山河的表妹带着个幼童,从夫家逃难出来,哪怕带着一些细软,也必定会被坏人惦记。


和李易猜测的大致差不多,廖山河叹息道:“谁曾想,路遇假装善人的歹人,不仅要谋财,更想霸占了我表妹。”


李易露出会心的笑容,频频点头,示意廖山河继续说下去。


“幸好我表妹有所警惕,这才侥幸逃出狼窝,只是所携带的钱财细软,也丢失了大半……”廖山河又是一叹,接着补充说,“等她找到了京城之后,却听说我已经发达了,只是跟着您去了高丽,她便带着我外甥,一路向东找过来。最终,在博州的地界遭了贼,银钱全都被偷空了。更可恨的是,她带和我外甥一路乞讨到了登州,走投无路之下,竟然卖了她自身,只求让外甥能够活下去……”


李易总算是听明白了,廖山河说得含糊,他却猜得到,他的表妹应该有几分姿色。如果是,丑女卖掉自身容易,但要卖个好价钱,还带个拖油瓶的儿子,那可难加难了。


至于漂亮的女人,要么卖身为大户之奴,这还算是运气好,将来尚有被抬妾的可能性。要么被歹人买去,再转卖给烟花柳巷,变成一点芳唇千人尝的下九流。


“我说老廖啊,还真是巧合呀,你去逛烟花柳巷,竟然碰了你惦记很久的表妹了?”李易心里已经拿定了主意,只是不想继续面对频频揉眼的廖山河,故意想缓和下气氛罢了。


尼玛,廖山河整个一副苦瓜相,简直难看死了!


“爷,您真是料事如神。我那苦命的表妹,为了我外甥能活下去,只得被迫接客。没想到,开张的第一个客人,便是小的我。”廖山河说到这里,明显兴奋起来,“小的我若是晚去半刻钟,她恐怕再也没脸见我了……”


李易略微一想,便明白了烟花之地的梗概,必是烟花柳巷的黑心老板,把廖山河当成了有钱的大款,想献新鲜的货色,没料到,反而成全了一对苦命的鸳鸯。


嗯,哼,不对,若是事情这么顺利了,廖山河遇见了这么大的喜事,岂能不禀报于李易知晓?


李易摸着下巴,眨了眨眼,心说,故事肯定还没完,尚有下。


“唉,我想替表妹赎身,谁料,那处烟花楼的干娘,竟然开了个天价,并且说,允许我低价长包,啥时候凑够了钱,啥时候领人走。”廖山河黑着脸,摸了摸后脑勺,憨憨的说,“小的原本有些积蓄的银钱,只是,都叫十几个阵亡袍泽的孤儿寡母,给借去了……”


李易点了点头,反问廖山河:“你明知道我兜里很有钱,怎么不来借呢?”


廖山河扭捏了一阵,小声说:“小的原本打算找您借的,这不是一直不好意思张嘴嘛……”


李易凝视一想,觉得其有些不对劲,只是一时间,没办法想清楚罢了。


真到了要花钱的时候,又是事关表妹和外甥的大事,以廖山河的厚脸皮,不可能不敢来找李易借钱。


“要多少钱?”李易手的大事成堆,他又不是判案的法官,也懒得细问其的蹊跷之处。


老话说的好,钱能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


另外,廖山河没有仗势欺人,硬抢回他的表妹,李易十分满意。


毕竟,廖山河的那位表妹,属于自愿卖身,并非是所谓干娘的强买强卖。


“两万贯……呃,可能很有点多……”廖山河吞吞吐吐的说了一个令人极为震惊的数目。


李易脱口而出,怒道:“什么?这么多?那个老货,她……她怎么不去抢钱庄呐?”


“爷,您借给小人吧,一时还不清,慢慢的还……”廖山河死皮赖脸的缠了李易。


李易想了想,点点头说:“你先等着,我去拿庄票。”廖山河连连点头,又是捶胸,又是拱手,整得手忙脚乱。


庄票,其实是李易以jūn_duì 为后盾,以粮食产量为基础,让李家钱庄发行的一种纸币。其最小的面额为一贯,最大的面额不封我没空见他。”


久居高位的李易,对于杨玄或是孟遥这一类阉货的性格,其实把握得非常准。


以孟遥而言,这小子仗着符太后的宠信,蹬鼻子脸,越来越目无人。


钱,孟遥怎么可能缺钱花呢?


房子,良田,孟遥也绝无可能缺这两样东西。


请收藏:https://m.shucaiqxsb.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