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懂什么?”孔昆被刘金山当众打了脸,心里的不痛快更是爆了棚,他抬手指着刘金山的鼻子骂道,“士大夫方为国朝之根基,岂有自毁长城之理?”
李中易摸着下巴,欣赏着孔昆和刘金山之间的骂战,却丝毫没有插话的想法。
他心里很有数,孔昆的逻辑其实非常符合时代的普遍观念,治天下是文臣和士大夫们当之无愧的责任。
李中易更想听听魏仁浦的看法,不过,魏老相公微眯着双眼,摆出一副老神在在的样子,和睡着了没啥两样。
嘿嘿,不愧是多年的伴食相公啊,魏仁浦装傻充楞的演技,已经修炼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令人叹为观止。
在场的武将们,一个个如同雕塑一般,紧闭着嘴巴,没人敢胡乱插话。
文武分治,军方只管军事,政务归文官,绝对不允许混淆不清。总之一句话,李中易的大忌讳是:军头干政。
这么多年下来,军方的将领们谁不知道李中易的红线所在?敢碰红线者,必遭天谴,绝不可能有例外!
魏仁浦这还是第一次参与类似的会议,他也注意到了武将们只带了耳朵的状态,心里多少有些好奇。
自从晚唐以降,藩镇割据的状态持续了一百多年,主要的恶果就体现在,朝廷对于大军阀,大藩镇,完全没有约束力。
以至于,短短的百余年间,城头不断变换大王旗,改朝换代的戏码屡屡上演。
李中易究竟用了什么手段,居然把强悍如钢的李家军,驯服到如此服贴的程度呢?魏仁浦一直想不明白。
就在刘金山和孔昆吵个没完没了的时候,带刀的亲牙进来禀报,监国有敕!
没等李中易说话,魏仁浦快步走到大帐门口,从所谓天使的接过了监国之谕。
李中易暗暗点头,魏老相公的确是个绝白,自有职业化的词臣,替他涂脂抹粉。
既然韩通兵败身死,天下尽归李氏,那也没啥可说的。李中易登上皇位,不过是迟早的事儿罢了,早几天晚几天,有何区别?
魏仁浦来投之后,告诉了李中易一个惊人的消息:他离开京城之前,小皇帝已经药石不进,显然是已经不行了,只是拖时间罢了。
接完监国谕后,李中易重新落座,其余的众人也都各自落座。
李中易发觉无数道火辣辣的眼神,都盯在他的身上,不由微微一笑,他的执政王到了手,部下们也都跟着眼热心急了。
涉及武臣系统的封赏,其实非常简单,有条令在,又都是明帐,大家私下里也都可以算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没啥废话可说。
现在的问题是,文官系统的框架,依然是悬而未决,孔昆等人显然已经等不及了,迫切的想知道谜底。
“咳。”李中易轻咳了一声,淡淡的说,“政事堂、三省及六部都需要重新厘定官制,待孤入京之后,再多定论。”
文臣们听李中易自称为孤,不由露出会心的笑容,执政王称孤道寡,自是天经地义的道理,也没啥大不了的。
倒是武臣们觉得很有些新鲜,孤意味着什么,他们并没有真正的听懂。
在李家军中,武将们只是接受了基本的文化教育而已,虽然个个识得几千字,然而学的都是实用的军务公文,和经史子集完全不搭界,更别提儒门关于礼仪称谓。
李云潇因为常年追随于李中易左右的缘故,他自然听得明白,从孤到朕,仅仅是时间问题而已。
ps:昨晚码完了这一更,居然忘记点发布了,总算是及时发现补上了。今天继续两更以上,求赏一张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