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牢关外西北方一片树林,一中年男子凝神注视着虎牢关外齐整的军帐。他不是别人,正是被袁常给恐吓后逃走的粮官。
“袁术,欺人太甚!枉你袁家四世三公,行事却这等不堪。我王垕虽位浅身卑,然则匹夫一怒,亦血溅三尺,他日定要让你袁家不得好过。”
言毕,王垕豁然转身,迎着初春萧瑟的阳光,踏着坚定的步伐向着远方行去。
……
袁常低着头,缓缓的转过身,敏锐的目光隐晦且迅疾的扫了一圈。当下,他便是发现,先前那道充满杀机的目光,乃是袁术释放出来的。
心中微愕,袁常心中顿时不解了。
记忆中,前身自知身份卑下,特意讨好身为嫡出的袁术。虽看不起袁常,但是被他刻意阿谀奉承,袁术似乎也就默认了袁常的行为。至少,表面上看上去是这样。
然而,经过今天这么一茬,袁常却是清楚袁术对自己的前身早就暗藏杀机。
袁术再怎么说也是四世三公的袁家嫡出,心智也许会差一些,跟袁绍比会弱。但是绝对不会是个无能的家伙,否则又怎么能担任袁氏老家南阳的太守。至少,袁术还是有一定的能力。那么,前身袁常献的那个计策,袁术肯定也想到了。而后表现出是听取了袁常的意见,真正目的是为了借机杀了袁常。
袁常豁然一惊,他现在明白了,袁术其实早就想杀了自己的前身袁常。只是,袁常想不明白,这到底是为什么?袁常马屁拍得好,表现的也很寻常,袁术没有理由杀他啊。
想不明白袁常索性就不想了,但是有一点他很清楚,他要想办法从袁术手中保住小命。
“常弟,此事你做得很好,否则那孙坚又要借机发挥。”
袁术嘴角咧开一丝笑意,赞赏的说到。但是,现在的袁常不是前身那个袁常,在社会中厮混过三年的他,一眼便看出袁术的笑容中带着阴谋失败的不满。显然,没能借着这个机会除去袁常,让袁术心中很是不满。
“这一切都多亏了三哥栽培得好,小弟时刻记在心中。”
袁常继续保持着前身怯弱、奉承的样子,将这一切的功劳都推到袁术身上。
“呵呵!”
袁术轻笑一声,然而,低着头的袁常却是没有发现,就在他呼喊“三哥”的时候,袁术的眼中,一抹寒光闪现,杀意凛然。
“呜呜呜!”
袁常还要继续说些讨好的话语之时,一阵浑厚绵长的号角声响起。在前身袁常的记忆之中,声音传来的方向乃是盟主袁绍的军帐。
“三哥,是盟主相召,看来是有大事发生!”
袁常站在袁术的身后,一副谦卑的神情。之前的袁常表现的便是如此,袁常当然不能表现的异样。况且,如今知道袁术对他有杀心,袁常更不会给袁术一点机会。如今,袁常已经在想着摆脱袁术,想要在三国这个跌宕起伏的年代一展拳脚,至少性命要保住。
“哼,一个妾生子而已,能有什么大事!”
袁术脸上的鄙夷之色毫不掩饰,身为嫡出,却不是长子,让袁术对袁绍极为不满。而且,袁绍的表现都比他袁术强很多,袁家之中更多人看好袁绍,认为袁绍才是接手袁家的最好人选。只有少部分人坚持传统,认为应当让嫡子接掌袁家。
说是这么说,袁绍如今是名义上的联军盟主,袁术也不想落人口实,让人说他不懂尊卑礼仪。
袁术率先而行,其后跟着大将纪灵与桥蕤、谋士杨宏三人。而袁常,只能屈居第四位,至于其余小将亲兵自是还有十余名,无须一一道来。
入得袁绍的大帐之中,里面早已站满了人,而袁术似乎是最后一个到场的。
不过,袁术向来是眼高于到,他的眼中充满了凝重与战意。此人胆敢如此肆无忌惮的窥视他们,并且反应迅捷的隐去,不让自己发现。由此可见,此人的实力不在自己和三弟之下。不过,关羽相信有自己和三弟保护,这帐内没有谁能伤到大哥。
这,便是关羽的自信!
“时逢奸臣当道,英雄辈出;天下间能人无数,二弟和三弟你二人当谨记,切勿骄傲自大。”
“大哥教诲,小弟铭记在心!”
言毕,刘备再次垂手而坐,眼光极其隐晦的扫过对面的一干诸侯。不知是哪个大将,竟然能在不被二弟和三弟捕捉到的情况下窥视己方,若是能为我所用,该有多好啊!
袁常却是不知,他不经意间的一个小举动,竟是造成如此大的误会!
“众位,前日鲍将军之弟不遵调遣,擅自进兵,杀身丧命,折了许多军士;今者孙文台又败于华雄:挫动锐气,为之奈何?”
“哼!”
孙坚不满的轻哼一声,若非袁术不发粮草,他岂会失败。但是,身为一名将领,孙坚自然知道战争有着诸多因素,失败便是失败,没有任何借口。因此,被袁绍这样说出来,落了自己的面子,他却也没有反驳。
孙坚的哼声虽小,然则大帐之中的众人却是听的一清二楚。他们也知道袁绍这么直接说出来有些不对,怎么也要照顾下孙坚的面子。但是,这也不过是一件小事,当事人都没有发表意见,其他诸侯自然也不会说什么。
站在纪灵和桥蕤缝隙中间的袁常,则借此机会打量孙坚一伙人。先前为了表现自己的恭顺模样,不敢肆意打量,现在有纪灵和桥蕤两个屏障,他当然是不会客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