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异常?快快说来!”听了慕容延的话,慕容宇顿时眼睛一亮,连忙催促道。【最新章节阅读】一点异常换在平时或许没什么大不了的,不过,在今天发生了这样的事之后,即便是再小的异常,都变得非同寻常了。
慕容延顿了顿,理清了思绪,随后说道:“就在前两日,探子无意间发现刘和离开了无终城,往南边的方向行去,直到第二日才回来。”
听慕容延这么一说,慕容宇似乎有些记忆了。当时慕容延已经跟他汇报过,说刘和离开无终城,消失了一天的时间。因为刘和不是第一次这样,所以慕容宇也没有太放在心上。在先前的时候,刘和经常都会离开一些时间,说是去联系旧部,为他们的行动做好准备。而每次攻城的时候,因为有刘和联系过的原因,大部分城池都是不战而降,不费一兵一卒,即便是有抵抗的城池,战斗也没有那么强烈,因此,对于刘和每次联系旧部的举动,乌延和慕容宇都是极为赞成的。
故而,在慕容延向他汇报之后,他就抛在了脑后。这一次花费的时间虽然比之前多了些,岂不是说明将要获取的好处也更多。此刻慕容延这般说出来,并没有说出他之前已经提过这件事,显然是在给慕容宇这个主将保留颜面。
“将两件事情联系在一起,必是非同小可。”慕容宇面色严肃,浓眉紧皱。“诸位有什么想法尽可说出,如今是危急关头,一旦事态有所偏离,我们或将有灭的过去,至于说和平共处,这个时代的人还没有那么高尚的思想境界,正所谓可恨之人必有其可悲之处,说的却是这个道理。
听了慕容宇的分析,在座的众人也都恍然。刘和能召集的兵马也都召集到了,不能召集的兵马,任他刘和口灿若莲也召集不到。所以,慕容延的猜想,自然是被否决了。
又一将领站了出来,瓮声瓮气的说道:“将军,刘和自己召集不到兵马,或有可能从别处借来的兵马?像是冀州刺史袁绍?”
若是说袁绍借兵马给刘和,似乎也说的过去。
对于袁绍,在场的一众将领自然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昔日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虽然最后失败而散。但是。作为十八路诸侯联盟的盟主,袁绍自然是名扬四海。异族人只是文化低而已,又不是白痴,当然知道袁绍这个人了。
况且。袁绍还是汉人里四世三公的袁家之子,声明显著,更是夺得冀州成为一方霸主,若是说他借兵给刘和,应该也没有问题。
不过。似乎又有些不对。
据慕容宇所知,袁绍这个人是最要脸面的,应该没有可能借兵给刘和。那么问题来了,袁绍借兵给刘和,跟脸面又怎么能扯上关系了?
众所周知,幽州原本是刘虞的地盘。原本在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的时候,袁绍原本想着抛弃汉献帝推举刘虞为帝,可惜被刘虞给拒绝了。说袁绍心中对刘虞没有怨恨,那是不可能的,基于这一点。袁绍十有**不会借兵给刘和去替他老子报仇;其次,如今天下大乱,各地诸侯拥兵自重,占地称王,观袁绍的举动,就知道他有称王称霸的念头,否则,他不好好做他的渤海郡太守,夺了冀州是为了好玩不成?而袁绍想要称霸天下,就要有兵。有将,有谋士,这些人为什么要投靠袁绍,自然是因为袁绍的威望。袁绍的威望是如何来的,靠他的脸面挣来的。如果说袁绍借兵给刘和,那么一旦解决了公孙瓒,刘和乃是刘虞之子,虽然说官职不是子承父业,但是。若是幽州各郡县的官员都举荐刘和为新一任幽州刺史,那么,袁绍怎么办,难道再出兵把刘和干掉夺下幽州,师出无名不说,先前借兵给人家,回头又来打人家,袁绍还要不要脸面了?
所以,纵观上述几个原因,袁绍是不可能借兵给刘和的。
在刚才的一番思考和分析之后,慕容宇已经能够肯定,刘和如今手上除了那二万士兵之外,肯定还有其他的兵力,否则今天的事情绝对不会发生。然而,除了袁绍之外,刘和还能从哪里借到兵马?北方的异族首先被慕容宇给否决了,以他的了解,这是绝无可能的事情。至于说中原境内的势力,距离太远的也不可能,想来想去似乎也只有冀州的袁绍有这个可能性,可是袁绍又排除了,那还有谁呢?
冀州,袁绍…姓袁的…
蓦然间,慕容宇眼睛一亮,似乎又有了新的目标。
袁常!
没错,慕容宇突然间就想到了袁常,这个在此前一无是处,名声不显的袁家六子。即便是到了如今,对于袁常的情况,慕容宇也不是非常了解。只是知道袁常是渤海郡太守,此次跟随袁绍一起出兵幽州攻打公孙瓒。而且,让人惊叹的是,袁常不过一个郡,却是召集了五万兵马,除此之外,慕容宇就什么都不知道了。
“袁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