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等高建昌进了营帐之中,里面早有一个披着铠甲的幽州士兵老实的站在那里,旁边两个亲兵看守着。
看到这幽州士兵的铠甲,高建昌心里没来由的一阵嫉妒。
中原不愧是最为富强的国家,随便一个小兵都能装备上如此优良的铠甲。要知道,盐、铁等物对于中原而言,是朝廷掌控的禁物,不得向周边异族国家售卖。因此,中原的周边异族国家缺盐、缺铁等物,所以,他们想要打造武器和铠甲等装备就很困难了。往往一个异族国家的大将,除了职位极高的,也根本穿不上一套完整的装备。异族国家没有铁、没有技术,想要打造出铠甲是极为困难的事,所以,他们的铠甲,通常都是从中原士兵身上扒下来的,东拼西凑才能凑出一套完整的。而高建昌身上的铠甲,便是如此得来的。现在,他看到幽州一个普通士兵都能穿上一套完整的铠甲,心里岂能不会嫉妒。
当然,高建昌自然是不会知道,中原各个势力之中,也只有幽州的士兵有此待遇,除此之外,其他势力的士兵根本没有这样的待遇。
在春秋战国之前,中原的冶铁技术还相当落后,因此,使用的也多是皮甲,除了少数的大将能用的上青铜甲。而春秋战国,因为百家争鸣,各种技术如同雨后春笋一般冒出来,冶铁技术得到飞速发展,生产了解放了,进入了封建社会,因此,铠甲的制造技术也上来了,铁甲便也能够大量生产。当然,虽然冶铁技术提升了,却并不代表铁制的铠甲就能够普及,让每个士兵都能用的上。当时,秦国在商鞅改革变法之后,国力是最为强盛,然而,披甲率也不过只有二成,也就是说,一百个人里就只有二十个士兵能够戴上铁甲,剩下的不是皮甲就是青铜甲。而在历朝历代,披甲率最高的朝代很多人都以为是在唐朝或者清朝,毕竟唐朝有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等经济大发展的年代,而清朝则有康乾盛世,然而,事实上鲜少有人知道,历朝历代披甲率最高的其实是宋朝。
唐朝和清朝士兵的披甲率达到百分之五十,或者百分之六十,已经来就来,说走就在,岂把本将军放在眼里。来人,将这厮拖下去,斩了!”
然而,面对高建昌的怒火,那幽州士兵却是高昂着脑袋,一副视死如归的表情,任由高建昌的两名亲兵动手。
“且慢!”
高建昌经过刚才的一通发泄,心情也好了许多,再加上这幽州士兵如此表现,觉得必有什么隐情,当下脸上露出一副笑脸,不满的看向两名亲兵,喝到:“这位壮士乃是我高句丽的朋友,你二人这是要做什么,还不快快放了他。”
两个亲兵也是不爽,刚刚还是你说要把人家拖下去砍了,转眼就变成高句丽的朋友了,论变脸速度,怕是无人能出其右了。
高建昌不知两个亲兵心中的想法,上前拉住幽州士兵的双手,亲切的说道:“这位壮士,不知你是何人,到本将军营中有何军情相告?”
那幽州士兵并没有立即回答,而是将目光扫向两名亲兵。
高建昌虽然说想知道幽州士兵有什么军情相告,但好歹脑子还没有糊涂,谁知道这家伙是不是要对自己不利的,因此,微微一笑,平淡的说道:“壮士请放心,这二人乃是本将军的心腹,无须对他们隐瞒什么。”
听了高建昌的话,刚才心中还有所不满的亲兵,那一点不满当即就烟消云散。
高建昌都这么说了,幽州士兵自然不能再多说什么,否则,岂不是让人觉得他要对高建昌不利了。点了点头,幽州士兵轻声说道:“在下乃是范阳卢氏子弟,今日前来,却是为了救将军性命!”
“哦!”
高建昌低吟一声,对于幽州士兵的话不置可否,脸上的表情没有丝毫的变化,也不知道他是相信了还是不相信。
“壮士说是来救本将军性命,不知是何说法?”
幽州士兵昂着脑袋,一副傲然的表情,没有丝毫隐瞒的直接说道:“前番高将军等攻打本溪城,太史慈不战而退,丢弃城池,高将军等必然以为太史慈害怕了你们。然则,并非如此,太史慈之所以丢弃城池,乃是幽州牧麾下军师所献之计,为的,便是将高将军等兵马拖延住,从而将你们消灭。”
“哈哈,可笑!”
高建昌听了幽州士兵的话,却是突然笑了起来,不屑的说道:“之所以攻下本溪城,乃是我等勇士用性命夺取,又有何计谋可言,简直是危言耸听。况且,乌丸和东部鲜卑同时出兵幽州,幽州三面拒敌,又何来如此多的兵力来攻打我等联军。即便你说的是事实,幽州牧要亲自率兵来攻打我等,那本将军且问你,你又是何人,为何要将小消息告知于本将军?”
听到高建昌的问话,这幽州士兵突然眼圈一红,脸上露出狰狞之色,恨声说道:“我乃是范阳卢家子弟,我范阳卢家向来遵守法纪,兢兢业业,而幽州牧却是听信谗言,无端杀害我范阳卢家之人,我与幽州牧之仇不共戴天,岂能让他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