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小说>都市>重生之超级银行系统> 第一千二百七十二章 金融中心的雏形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千二百七十二章 金融中心的雏形(1 / 2)

距离交易所几条街外。


余涛的饭店内。


此时的他。


痛苦。


并着快乐。


之前。


本以为今后的主要顾客是旅游者。


可没想到。


这边给了他一个如此大的惊喜,发明出了能治疗癌症的转录原液。


而且,缅亚第一中心医院,就设立在新安市,就这样,在他们不可思议的目光中。短短一周时间,整个新安市就接近满负荷。


虽然。


新闻上不断提醒他们。


缅痶其他地方的治疗条件是差不多的,可这些人依旧被‘求生欲望’给驱使,想方设法,来到了新安市这座诞生奇迹的地方。


就这样。


他的生意。。。爆了。


从早到晚。


从晚到早。


就算一天二十四小时通宵营业。


顾客依旧是络绎不绝,为此,他还从国内招人,把厨师规模扩大了几倍,三班倒,甚至有时候四班倒,工资更是给出了国内大厨的两倍。


有些新来的厨师。


看到这边生意这么好。


顿时。


觉得我也能行。


心里萌发了开店的想法,但最后,却被现实一顿狠揍,想租新安市的店铺,和其他地方不一样,必须得是有过良好的合作基础。


比如,这边商品的海外经销商。


比如,以前在新安镇以及其他缅亚经济特区做生意,且信用良好。


总之。


对老朋友。


是有优待的。


合作越久。


缅亚银行就更愿意让这些一直支持着当地经济的人,提供这种准入门槛,帮助他们赚取更多财富,加强对缅亚经济特区的认同。


至于新来的。


想要赚钱?


对不起。


慢慢去排队吧。


从成为缅亚系的‘支持者’再说,对于这个制度,余涛简直爱死了,这代表着,缅亚系认同他是这套体系中的一个螺丝钉。


而缅亚系。


是这个国家目前最强大的力量。


治好后。


一般人很快走了,因为他们有工作,耗不起。


可是。


一些有钱人。


本就挺闲。


治好了病。


重生后十分惜命,打算在这边多住一段时间,等病情真的确认稳定,才会离开,让本来就游客络绎不绝的新安市,一下子,从拥挤,差点变成‘爆满’。


好在。


这边的分流措施做的不错。


由华夏公司承建。


四通八达的铁路交通。


把新安市和周边县乡全都连了起来。


而且是双轨。


这些人,白天可能来这边消费,晚上就会回其他乡县的酒店、旅馆、救援中心等地。极大的缓解了新安市的住宿压力。


每天。


都有一车车人。


坐着火车,来缅亚经济特区最大的城市---新安市溜达、消费,没办法,区域发展不平衡,特区内,也只有这看着还符合‘身价’。


几万块钱东西。


摆在一个乡镇的店面。


就算是真的。


买了。


也会让人觉得掉价的。


可以说。


仅仅两个月。


饭店利润就超出了余涛之前两年多的收入预估。


当然。


挣得多。


税也多。


这边的税率制度比较成熟,对低收入者实行补贴,对高收入和超高收入者实行阶梯税率,仔细研究,其几乎拥有全世界各国法系的影子。


依法纳税。


已经刻入到余涛的骨子里。


偷税漏税?


余涛不敢。


这边的税务部门可不是好忽悠的,对于外国人,一旦查出偷税漏税,他将会上黑名单,不仅仅要接受巨额罚款,还可能被吊销营业执照。


同时。


不得在缅做生意。


这个处罚。


相当严重。


被无数来做生意的外国人吐槽。


但吐槽过后。


就是乖乖的。


不然。


还能上街抗议?


扯淡,这边可没有这个习惯。月初,一个开印度特产店的印度人,偷税七十万亚元,罚款一百二十万亚元后,店面被收回了。


要知道。


这里的店面。


全都是缅亚银行集团租给他们的。


没有所有权。


只要违反合同里的一些条款。


就可以无条件收回,当然,为了服众,押金租金什么的,也是退给你,但是,从此以后,请出国左转,且每年还限制入境次数。


总之。


逃税。


惩罚很重。


余涛可不敢为了点钱,就丧失如此机会,每一笔营业收入,都记录在案,月底上报给新安市工商局,老老实实去交税。


光是上个月。


他的饭店就缴纳了将近一百四十万亚元的税。


当然。


他赚的也不少。


扣除所有成本和个人所得税,纯收入一百一十多万,他从未有一天想过,开一个饭店,能一年整出一个千万收入来,笑得合不拢嘴。


只可惜。


这里的店都出租完了。


根本没地方开分店。


高价买都买不到。


这也是困扰这边无数商人的问题,不止一次,有人提出新安市城市规模扩张五到十倍,远远超过不远处新安新区的建设规模。


但最后一直没有实施。


他们猜测。


苏育可能是想集中力量给整个缅亚经济特区用,毕竟,如今的特区扩区,其面积已经接近缅痶的三分之一,人口达到千万级别。


就算是特区政府。


也有财政预算。


缅亚银行集团不可能无限制,对所有建设项目买单,苏育的地位想要稳固,不是把新安市扩大,多多赚钱,而是要考虑区域经济平衡。


。。。


收银台。


余涛正在和一位今天刚过来的国内熟人聊天,这人也是昆市的,认识十来年,虽然自己现在挺忙的,但还是停下了手里的工作。


按理说。


他是老板。


忙什么?


正因为是老板,他才忙,对于顾客,余涛会亲自上去打听,口味上有没有什么不满意的,为此,他还练就了一口蹩脚的英语。


说得很差。


但一般对味道的描述,都能听的清,余涛专门对那些顾客说,下一次,点这些菜,可以向服务员描述一下需要更改的部分。


也是看老板人不错。


很多人吃饭都会一下子想到这边。


请收藏:https://m.shucaiqxsb.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