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小说>都市>重生之超级银行系统> 第一千二百九十三章 我要办大学(求订阅!)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千二百九十三章 我要办大学(求订阅!)(2 / 2)

还是成立一所民办大学。


半年到一年,的确是加了发条一样,其他人要是跑,别说跑不跑得下来,跑个两三年,再正常不过,这话,也透漏出一个信息。


他窦成文可以帮忙。


“谢谢窦叔。”唐青一笑。


嘴甜点。


真的有好处拿。


想了想。


窦成文说道。


“这样,我回头给娇娇一份材料,你们按照材料做准备,尽快走流程,提交上来,我这边会在不违反原则的情况下,提供一些帮助。”


别的他不敢保证。


可自己这半亩地,他还是能使点劲的。


工作了这么久,上下办事,很多都要走流程,走到他这里,也会酌情帮忙,上上下下,手里积累的部里人情,可是不少。


平常。


他也是甚少求人。


他真要推。


一年内推下来。


不难。


“太好了,我回去就让人准备,一周内,我会和青岩市沟通好,让那边教育局向省厅打申请。”唐青高兴道,办学,可不是他直接向部里申请。


而是层层申报。


区教育局。


市教育局。


省教育厅。


都得跑。


青岩市那边问题不大,不会有人找麻烦,只要过了省教育厅,就能直接到窦成文这里,好在,这种事,省厅也不可能慢吞吞的。


别说他唐青的名头。


青岩市领导。


也会力推这件事,省厅要是磨磨蹭蹭的,省里也不会答应,唐青是谁,华夏首富,要在当地办学,本身就是一个极大的宣传。


“流程一到部里,剩下的,就交给我,但我希望你的这个大学,能真正培养出一批对社会有用的人才,不要弄得虎头蛇尾。”


窦成文叮嘱道。


“自然,我做事,从来都喜欢精益求精,做到极致。”唐青点头。


“极致?还想超过清华北大?”窦成文笑了笑。


闻言。


唐青摇头。


“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我可没想过去争这些虚名,没什么意思,我所希望的,只是定向培养一些业内顶尖人才,仅此而已。”


“当然,如果能被社会所尊崇,成为莘莘学子所向往的地方,我也很高兴。”


“够坦率。”


“嘿嘿,还行。”


“按照你的目标,那你的师资力量,准备怎么解决,高薪聘请国外的老师?”窦成文好奇道。


唐青摇头,“不,教育,国外就一定比国内的好?我不认为。我希望,我们华夏人的顶尖人才,都是华夏教师培养出来的。”


“我们有学习能力,人家好,好在那里,我们学。但是,不能认为别人的教育就是好,外国的月亮就比华夏圆?不见得。”


“我就不信这个邪。”唐青的语气中,颇为自信。


“呵呵,有志气。”窦成文笑着说道,接着,“但是,也要正视双方的差异,师夷长技以制夷,在某些方面,我们还是要学习的。”


“除了技术,我不认为需要学他们什么。”唐青撇嘴。现如今。连他们技术,唐青也不以为意,你牛,你整个异次元空间出来啊。


“。。。”


窦成文苦笑。


也就唐青敢这么说。


商业领域。


唐青的成就。


要不是erv横空出世,可能过几个月,世界首富的名头,是跑不掉的,这方面,唐青的确可以对其他公司给出‘不咋地’的评价。


人文社科。


根植于文化。


优劣难以争辩,而乐器、绘画、雕塑领域,唐青更是有资格对一大批人说,‘在做的各位,都是辣鸡’。他家里还挂着两幅唐青的杰作。


巅峰级作品。


“那你的学校,主什么?”


“文科。”


“哦?”


“理科,想要有所名头,需要大量的科学成果和长时间的沉淀,不是一朝一夕能做好的,但文科不一样,可以快速投入实践。”


“也是,文科最好入手,你的企业,也多是需要管理人才,天眼的全球企业服务战略,需要大量的律师、会计师、审计师,还有熟悉各国法律的自己人。”


窦成文平常也听女儿说起过。


在天眼在全球一百多个国家开了分公司后,人才需求让他们很是累了一阵子,这几类人员,是需求最大的,但顶尖人才,很难寻觅。


找到了。


人家还不一定能工作多久。


估计。


也是天眼的缘由。


唐青才下决心开办大学。


“不过,这样一来,你们公司内部,可能不会消停,自己大学培养的,和外面招的,很可能出现类似于抱团的情形。”窦成文提醒道。


闻言。


唐青笑了。


“抱团,是好事,也是坏事,我知道,我这样大量自己培养人才,有和岛国那边的企业一样,人员固定化,导致他们抱团的风险。”


“可是,只要引到得好,这就不是问题,叔叔别忘了,我还有天眼,未来,天眼对我旗下企业的渗透,将会是更加彻底的。”


“我用了全球独一无二的企业深度监管制度,他们的抱团,根本不会有危害,反而会转化成竞争的动力,保持公司内部的活力。”


“未来,当主要升职,考核,招聘,都收归天眼之后,势必会在公司的所有层次,用一个个节点,防止企业内部出现山头主义。”


窦成文提出疑问。


“要真的把这些权利都收了,那他们的努力,除了工资,还有什么?他们也都是人,也希望手里能掌握点什么,不一定是要去违规,而是一种安全感。”


唐青点头,“您说得对,如果让公司中高层失去这些,企业,内部的粘性也会降低,大家会觉得自己就是一个工作的机器,降低认同。”


“如果长此以往,他们,将会没有归属感,也不会有公司是家的觉悟,最后,成为一家没有人情味的公司,这一点,我自然考虑到了。”


“得到,失去,是需要平衡的。我剥夺了他们很多权利,自然会以别的形式来平衡,我这艘大船,可不想开几海里就沉了。”


第三方监管,深入到人事。


对很多人来说。


有点不适应。


可这是必经之路,企业发展到后期,势必会出现很多问题,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人。纵观国内和国际企业,都没办法逃脱。


特别是过了高速发展期,且在业内站稳脚跟的企业。


山头。


抱团。


享安逸。


不作为。


乱用人。


。。。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企业。


也是如此。


为此。


唐青不想以后去清理这些陪自己开拓事业的人,这很令人心痛,所以,他才从一开始,就下令严格执行天眼为臂膀的第三方监管制度。


对企业的财务、人事、战略进行实时监察。


最大的原因。


不是怕最后损失钱。


而是去忍痛清理老臣,不然,到时候,外人不会知道这些老臣不作为,搞山头,滥用亲近,只会说他唐青卸磨杀驴,兔死狗烹。


既然如此。


从一开始。


就不要给手下把他逼到这份上的机会。


:。:


请收藏:https://m.shucaiqxsb.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