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
海定区。
京华广场,今儿周末,一早,这里就开始热闹起来。走进门的顾客,纷纷发现了不同,在各个店铺的收银处,都立着扫码牌。
待逛完。
都是一阵惊叹。
“唐青动作好快。”
“神速啊。”
“这效率,还真是够惊人的,这才一个上午不到,整个京华广场就全部可以使用手机支付,我发现有点跟不上世界变化的速度。”
“我也是。”
“正常,也不看唐青是什么人。”
“京华地产,目前华夏最大的地产集团,唐青有五分之一的股份,肯定是第一时间支持,下个月,听说这家公司就要上市了。”
“真的?”
“千真万确。”
“终于有一家可以在a股买到的唐青入股的公司。”
“好期待。”
“青元科技也可以啊,去缅痶买也一样。”
“毕竟不是国内。”
“就是。”
“不知道京华地产的前景如何。”
“肯定大涨,京华地产一来拥有唐青这个股东,二来,本身资产也是雄厚的,做有钱人的生意,怎么都不会亏,唐青的身价又会涨一波。”
“这倒是。”
“能涨多少?”
“几百亿吧。”
“这么少?”
“。。。不少了。”
唐青的万亿身价,让本来可以轰动的新闻,变得让人习以为常,几百亿,以前华夏内陆首富级的规模,可现在,俨然失去了震撼。
没个千八百亿的。
在他们眼里都感觉差不多。
万元户。
百万。
千万。
亿万富豪。
曾经都是无数人羡慕的数字。可从没想过,十亿、百亿级富豪在内陆刚出现没几年,唐青就一下子把亿万富豪的两个字给倒了过来。
‘万亿’富豪。
要知道。
在二零零年,胡润富豪榜创榜的榜单中,内陆富豪里,身价超过百亿的是一个家族,而且就一个,其他没有达到百亿级的。
随后的几年。
零一年到零三年,一个破百亿的都没有。
零四年。
又只出现一个破百亿的。
零五年亦是如此。
然后。
零六年。
唐青赫然出现在榜单,以四百三十多亿人民币的身价,瞬间登:今后出门,一个手机足矣。无现金时代,正在朝我们走来。
《二维码,是否能改变世界?》
-二维码,并不新鲜的概念,但是却被用于支付手段,其是否具有重大缺陷,还有待市场验证,唐青是不是天才,只能靠时间证明。
《是抄袭,还是创新,探究二维码的发展历史!》
《。。。》
二维码的出现,引起了媒体们的极大关注,不论是技术本身,还是这个应用的发起者唐青,以及华夏,三者都拥有极强的话题度。
“又是他。”
“他来了,他来了,他带着。。。”
“真敢想,手机走天下,丢了呢?”
“哈哈,所以还是要把银行卡带上。”
“就是。”
“银行卡支付存在这么久,不是没有道理,信用卡支付挺好。”
“没用的功能。”
“嗯嗯。”
“。。。”
对此。
美国网友们多是酸溜溜,科幻作品里,这种技术经常出现,但是支付方式不同,有的用身份卡,有的干脆扫脸,甚至指纹。
多种多样。
然而。
扫二维码还是头一次听到。
不过。
看好的人也是不少。
比如。
某电视直播上,连线相关专家。
“移动支付,百年前的科幻就出现过,没想到第一个实现推广的不是咱们美国,也不是欧洲,而又是那片神奇的土地。”
“首先要明白一个观念,抵达和前进的区别,是,二维码支付没有科幻作品中那么厉害,必须有智能手机,不能扫脸、虹膜、指纹等等。”
“但是,唐青却是在进步。一个不断进步的公司,别说人家以后能不能达到以上的技术手段,就说这种行为,不值得赞扬吗?”
“有些人原地踏步,有些人前进中摸索。”
“这样的例子,我们可以举一大堆。永远不要站在原地,笑人往前走,不然,当人家抵达彼岸的时候,你已经只有看的份了。”
“。。。”
一番话。
振聋发聩般,让很多人沉默了。
的确。
贬低一个前进的人,是一件愚蠢的事情,现在二维码比较低端,不代表以后会一直如此,保不齐,下次可能会被唐青打脸。
嗯。
谦虚点。
想想。
电子支付也是一种有益的补充。
“可是,为什么又是唐青。”
“对啊。”
“erv为什么没先做出来?”
“奇怪。”
“不奇怪,我们的银行体系,暂时不允许这种方式,不是不允许扫码支付手段,而是不允许微信那种形式的第三方支付平台。”
“不懂。”
“美国有paypal,其实也可以实现电子支付,然而,却只能当通道用,任何形式的用户资金,不能留存在其账户当中。”
“因此,微信的红包、零钱等功能,是不允许实现的。自然,没有这些功能,仅仅是作为支付通道工具,意义比之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