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小说>都市>重生之超级银行系统> 第一千六百七十六章 国家博物馆(求订阅!)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千六百七十六章 国家博物馆(求订阅!)(2 / 2)

都让人耳目一新。


在一个工地前,车子停下,唐凯介绍道:


“这是我们公司承建的,新区最大的购物中心,主要给这边的人用,不用跑去新安市主城区,目前已经完成了主体和附属结构。”


“正在装修。”


钱到位。


进度极快。


“明年就能开业了吧?”


“嗯。”


“那到时候来逛逛。”


“好。”


“这个停车场真大。”唐念儿指着效果图。


唐凯点头。


“当然,新安市主城区偏紧凑,几乎没什么宽阔的停车场,而在新区,生活休闲的地方,停车场的数量极多,且主要在地上。”


“以后会不会不够用?”尤曼问。


“不会,停车场数量和新区的人口规划有关,有一定的比例,而且高于一般水平,不会突然出现新开发楼盘,让常驻人口增加。”


“这边没有华夏人多,地大,要是人口增长,他们会选择修新区,而不是在已有的区域,修建大规模、高密度的住宅型小区。”


这一点。


唐凯很喜欢。


城市人口增长,配套跟不上,直接就会降低生活品质。


不过。


人口大国是没办法,地方就那么多,机会集中在少数地方,不可避免出现这种情况,缅痶人口相对较少,白纸涂鸦,比较好整。


至今。


缅亚经济特区也没开放商品房。


但是。


从没停止建设。


提倡租房子,城市房子租赁化,乡村房子产权化,把一个个农村修建得别墅成***通方便,人们对城市的房子也就没那么多念想。


农村啥都有。


教育均等。


医疗均等。


大家出去是为了工作,不是定居,即使没有商品房,特区里却没有多少不满的。唐凯知道,这是特殊环境下才能造就的风气。


农村。


城市。


如果条件相差太多,人当然往后着跑。


可是。


突然间。


极速的。


农村条件和城市几乎等同,大家对于去城市定居的兴趣就会大减,一直以来,零提倡的不是大城市发展战略,而是大农村为方向。


区域。


城乡。


走均衡发展的路子。


穿行在水泥路上。


一边。


是正在养护的高标准沥青路,八车道,一边用沥青,一边用水泥,沥青路是封闭状态,等到大型装载设备在新区施工完,才会投入使用。


然后。


再把水泥路铺成沥青路。


完成八车道。


路上。


几乎全是工程车。


拉瓷砖。


拉装修材料。


络绎不绝。


少部分来自于特区,大部分来自于华夏,绕了一小圈,车子才行驶到博物馆的位置,此刻,博物馆的围栏已经被全部拆除。


修上围墙。


主体。


附属结构。


外墙装饰。


全都施工完毕。


绿化也做了大半,隐约可见里面的施工声,门口站着安保人员,这时,一辆装着览柜的车子开进去,“看样子,还没有展览品运进来。”


唐青看见柜子都是空的。


显然。


得安装完柜子,才会摆进去。


下车。


看着左右好远才望到边的建筑,令人震撼,博物馆不是方形,而是长条形,正门就在中间,往左一看,最边边在一公里外。


走路都得好一会儿。


比较奇特的是。


建筑围着一座山,而那座山包顶端,变成了博物馆的顶部绿化,十分有趣。


书客居阅读网址:


请收藏:https://m.shucaiqxsb.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