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小说>历史>兴魏策> 007心寄今世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007心寄今世(1 / 2)

欢言得所契,美酒聊共挥。逐渐融入了氛围后,众人逐渐都忘却方才的短暂冲突,乐颠颠得相互推杯问盏,甚至开始醉醺醺得胡吹大气起来。一方面是高昂、高季式拍着胸脯保证,但凡今后来到冀州的地界上(后者连忙纠正说不对,应该是整个河北数州),只要报出他们的名字来,当地的百姓肯定会笑脸相迎、热情款待。另一方面的卫仪和田端不甘示弱得一唱一和,吹嘘自己在京城的人脉广阔,只要报出他俩的名讳来,任何的酒肆店铺都能倒履相迎、打个七折。


方才还打得头破血流的敌手,在顷刻之间态度就一百八十度大转弯,这转变实在是让人看得头晕目眩。大抵是因为身上的jūn_rén 习气、游侠作风,犹如关羽路遇张飞,孙策逢战太史慈,不打不相识。归根结底,他们都是重视信义尊严的同类人,就算对待事物的观点不尽相同,可行事就讲究个快意恩仇、尤重然诺。


这一切呈现在阳祯的面前,倒是让深受“一杠到底、死不认错”的现代文化熏染的他颇难理解,只能坐在席位间勉强堆笑陪着。按照当代简单明快的社交方式,一言不合就可以拉黑屏蔽了事,哪顾得上仔细确认什么谁对谁错?甚至说不计前嫌再加好友?身上的,让他虽身在席间却格格不入。


与阳祯类似,高乾自矜身份、有礼有度,高霁月小口轻抿、不甚融入,倒也是不如其他其人的诚心饮乐。就这般迁延到了黄昏时分,听到永宁大寺的钟声缓缓敲响,众人才互相道别归宿,意犹未尽得散了宴席。坊间各有门禁,绕过了几条街市后,阳祯和两个伙伴也分道扬镳了。


“少事武皇帝,无赖恃恩私。身作里中横,家藏亡命儿。朝持樗蒲局,暮窃东邻姬。司隶不敢捕,立在白玉墀。”踏上归途的阳祯,心心念念得想着的,唯有韦应物的怀旧名作《逢杨开府》。千年事就是个大循环,类似的故事一次又一次在历史上重演,汉唐羽林郎过着优哉游哉的纨绔生活,本朝自然也不会例外。没有什么所谓的民族之别,没有什么虚伪的禁军荣誉,古今中外的人性始终如一。


只是这般的盛世繁华之后,国运仿佛是走向了峰道:“眼下家里人口众多,实在是很难再养这么多张嘴了。男儿理应成家立业,你也不能一直在羽林军中混日子,最好还是多出去闯荡闯荡。我家有个亲戚在六镇为吏,你可以带上我的簪子为信物,去投奔混个前程吧!”


“为,为什么?”阳祯听得目瞪口呆,大致听明白自己要被突然赶出家门了。


“边地虽然苦寒了些,但是是立下军功的好地方,你也不能永远就在京城混日子吧?就算为了你阳家先祖的名声,也应当去历练历练,谋取个功名回来。”刘氏抚着小叔的背部,难得得温和了语气解释道。


“这件事情,大哥知道吗?”思前想后,阳祯还是不能接受,苦笑着追问道。


所谓六镇,阳祯自然明白是在哪。自从太武帝迁都平城,那里就是拱卫京都的门户,拱卫着国家的北方防线。沃野、怀朔、武川、抚冥、柔玄、怀荒,从西到东依次排列展开,屯集着大魏的武备精华。然而近年来,边防jūn_rén 的地位逐渐降低,尤其是迁都洛阳后国人沉迷于繁华的市井,都把戍边看作是发配苦事。


“你阿兄还在军中处理事务,这事情他是答应的。而且其实你也知道,咱们家虽然领着队正的军官俸禄,可大郎他总是花钱去帮扶军中弟兄,家里的余财实在是不多了。这次从张宅‘请’来这位柳姑娘,就是想着你也到了婚配的年纪,却很难出得起门当户对的聘礼。暂时将她收入房中,当个奴婢或者妾室也是好的。你也算是成了家,更要有点出息才是。”刘氏理所当然得点了点头,又继续指指点点得说道。


请收藏:https://m.shucaiqxsb.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