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发的日子渐渐临近,被回到各自属地的外门弟子崇拜佩服的华山四老和掌门人鲜于通却在紫气东来堂内怒目而视,气的大眼瞪小眼。
原来经历此次大比武后,虽然选拔了部分弟子进入内门,而且内门弟子的武功也确实胜过了外门,但是华山核心弟子太少,后继无人的景象也着实让华山四老心头紧迫,着急上火。
自比武结束后,四人就整天拉着鲜于通苦劝,要从各地挑选十岁左右的孩童让他们师兄弟四人收几个做弟子,为华山派增加新鲜血液,也让掌门这一支和华山第六代弟子有传承延续。
四老本以为一说就成,不料鲜于通一听收徒就颇为头大,只说让三个师弟收些弟子,自己无意教授弟子,只想一心练功,四老闻言大怒,纷纷斥责鲜于通无视祖宗,身为掌门却不思道统延续,然后双方说了没几句就争吵了起来。
鲜于通心里想的都是如何练功,在未来六大派围攻光明是路途遥远,咱们酒足饭饱,好赶路。”
鲜于通点点头道:“那你前头带领路,咱们去吧。”
一炷香的功夫,鲜于通等人就到了黄河北部的阳城镇,孟正鸿提前派脚程快的弟子前去报信,所以孟凡旌早已站在官道口耐心等待。
鲜于通远远望见孟凡旌一身劲装,腰挎宝刀,颇有老将黄忠在世之感,走到近前二人见礼后握手进入镇内,五凤刀是这相邻几个县城的地头蛇,早在镇内自家的大宅院内摆好了五六桌酒席。
众人吃喝后就一同在镇南码头坐了三艘大船顺着黄河往东南而下,一路上吃喝花销和船资费用五凤刀门都提前备好结算了,华山二老和诸弟子得知后都大赞孟凡旌会做人,鲜于通则微微一笑,暗道:只要华山派一直保持武林中领先地位,比他孟凡旌会做人的只会越来越多。
船行到洛阳就转入大运河一路南下,路过开封府和南北总直隶归德府,而后直下镇江扬州,上岸后水陆并行,赶往西南的集庆路。
唐宋时期繁华兴旺的金陵、江宁、建康府都是一个地方,即未来朱八八同志借助明教势力创立的大明首都应天府,只是现在天下是元蒙鞑靼治下,未来的应天府还被称为集庆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