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小说>都市>> 133【兵不血刃】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133【兵不血刃】(2 / 2)

城西原是大校场,供吉安千户所练兵,渐渐的一个兵都没有了。普通军户,全部变成农奴,校场附近兴起许多民居,能种田的地方用来种田,不能种田的则淤涝变成洼地。


“反贼在作甚?”王调鼎问道。


心腹文吏说:“维持城南治安,拆除城西民居,填平洼地重新做校场。还有许多人去了更西边,看来是要给军户分田。白鹭洲书院也被围了,反贼没打算即刻攻城,不过肯定不会再走就是。”


其实,王调鼎也看出来了,只是心里不愿意承认。


王调鼎快步奔向南城楼,发现城外码头井然有序。别说普通百姓,就连商贾都不怕反贼,他们知道赵瀚不会胡乱抢劫。


突然之间,城外传来欢呼声。


王调鼎悬筐派人下去打探,探子回来报告说:“县尊,赵贼贴了安民告示。而且……而且今年商税全免,门摊税从明年元旦起征,按崇祯元年的税额征收,废除崇祯以来的历年增税,商户应征的杂税也全部废除。”


“好个赵贼,真会收买人心!”王调鼎浑身无力,傻傻看着正在欢呼的城外商户。


之前还是分田讨好农民,现在又降低门摊税讨好商户,除了大地主谁还会抵抗赵贼?


其实无所谓讨好,门摊税已经够重了,废除崇祯朝的增派非常合理。


数日之后,城西洼地已经平整出来。


附近民居也被拆除,赵瀚不但照价赔偿,还帮拆迁居民在更西边重建房屋。


继而,吉安千户、副千户,全家被发配去劳动改造,扔进大山里烧木炭和石灰。他们侵占的军田,悉数分给普通军户,全体军户都转为民户。


就这样,赵瀚还不急着攻城,而是在城西校场练兵。


每天喊杀声从城外传来,惊得城中官吏睡不着觉。


当官的不敢投降,他们妻儿老小全在外地。本地吏员,却毫无心理负担,开始暗中串联着献城之事。


终于,一天夜里。


心腹文吏带着衙役,半夜闯进县衙内院:“县尊,对不住了,咱们全家老小得求活命。”


王调鼎似乎早有所料,说道:“不必绑我,我不会逃的。知府那边也有人?”


“知府,同知,通判,推官,他们府上都有人去。”文吏说道。


“等我把衣服穿好。”王调鼎从容起床。


而在府衙那边,听到外面有人闯进来,知府杨兆升同样不慌不忙。这货拿出早已准备好的绳子,手脚麻利的上吊自杀,临危一死报君王而已。


很扯淡,死都不怕,却不愿做事,更没想过募兵剿贼。


翌日清晨。


吉安府同知丁德昌、推官杨禄,带着府县两级官吏开门献城。知府自杀,通判自杀,还有个推官不知所踪,其余经历、照磨、检校、司狱等官员全部投降。


赵瀚领兵来到西城门外,那里已经跪了一堆,只有知县王调鼎还站着。


“拜见赵总镇,恭迎赵总镇入城!”


这些家伙不但投降,而且还知道赵瀚自封的官职。


赵瀚扫了一眼跪着的官吏,最后看向王调鼎,笑问:“不逃,不降,也不自杀,你心里是怎想的?”


“不晓得。”王调鼎茫然道。


赵瀚说道:“李先生正在吉水县分田,要不你过去看看,等想清楚了再来见我?”


王调鼎说:“好。”


不怕王调鼎逃跑,知县丢城失地,就算成功逃走,最轻的处罚也是罢官。如果不花银子打点,还有一定几率被砍头。


赵瀚又指着其他官员:“至于你们,全都去协助分田,干得好可以升官。至于府城的官职,你们暂时就别想了,今后靠立功升迁吧。”


这一堆倒霉官儿,全是今年赴任的,想残害百姓都没什么机会。


黄顺德跟在赵瀚身边,神气十足的跨入府城。他是第一个从贼的童生,虽然当时不情不愿,虽然最初只为工资,现在却已经死心塌地。


大明朝廷,肯定干不过赵瀚,黄顺德对此非常笃定。


现如今,赵瀚身边有三大秘书,具体职务叫做“掌书”。一个负责政事,一个负责军事,一个负责大同会(含宣教和农会事务),黄顺德就是赵瀚的军事秘书。


从跪着的官员群体中间走过,黄顺德扫了一眼府同知,心中那是说不出的畅快。


他一个秀才都考不上的童生,正五品的同知却跪在面前,那种踩踏权力的滋味实在太爽了!


假以时日,他还想踏进南昌府,让布政使、按察使、都指挥使给自己下跪。


天下大同?


黄顺德不信那玩意儿,但嘴上可以相信。他聪明得很,工作也很努力,一文钱都不贪,只梦想着今后做大官。


请收藏:https://m.shucaiqxsb.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