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小说>竞技>规则系学霸> 第四百三十三章 张刚川:今天不是愚人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百三十三章 张刚川:今天不是愚人节!(2 / 2)

薛凤革抬头说道,“你又不是首都人,老婆孩子不要了?”


“哈哈~~”


周庆道,“这不是开个玩笑吗?要是能有个福利房住,我还真把老婆孩子接过来。”


“你们两个,别闲着了!”


袁海涛正对着电脑,表情非常的认真,他忽然喊道,“都来,企鹅游戏三国杀,追好友来我这个房间,咱们三个开黑!”


“……”


“……”


“三国杀,开黑?不把其他两人坑懵了?”周庆用力扯着嘴角,“袁队,还是你会玩!”


“咚、咚、咚!”


这时传来了敲门声,只见赵奕站在门口,三个人不约而同的站了起来,“赵院士?”


“赵院士!”


“赵院士——!”


异口同声!


赵奕应了一声,走进来说道,“你们都应该知道了吧?307厂那边。”


袁海涛马上接着道,“k03a?赵院士,真有你的!”他说着还竖起大拇指。


赵奕拉了个凳子坐下,说道,“咱们上次设计的燃烧室分区片,有问过吗?那边什么时候能制出成品送过来?”


他指的是昆仑发动机组的研发基地。


赵奕加入的是昆仑发动机研发团队,他做出成果以后需要先提交到研发组,研发组再和合作厂商谈制造成品的问题。


其中主要牵扯两个方面,一个是保密性,另一个就是经费问题。


赵奕是昆仑发动机组的特聘专家,但他是没有直接使用经费权限的,必须要向研发组打申请。


袁海涛道,“还没消息,但是也不着急吧?我上次问过了,他们说论证倒是没问题,制造则需要和工厂那边商量一下,因为没有模具。”


“还需要模具?”


赵奕马上反应过来。


工厂生产新的分区片需要模具,新的设计就需要制造新的模具,但只有大批量生产才会用到制造好的模具,只是为了实验有很多方法制造出来。


分区片只是形状、大小、薄厚不同,并没有什么技术含量。


显然。


研发组对此并不重视,工厂那边就有意拖着,总归还是制造费谁来出的问题。


赵奕还是第一次遇到这种问题,他发现项目经费还是攥在自己手里好,否则设计出东西申请制造,还需要经过研发组的讨论,是研发组去和工厂沟通,中间环节实在有点太多了,就导致制造个小东西,都要拖延很长时间。


“这样不行!”


“燃烧室的分区片才刚开始,以后还有涡lún叶片、齿lún、风扇、电路设备……”


“每一次都拖,等到什么时候!”


赵奕对着袁海涛直接说了,“这样吧,我申请一下,咱们直接对接合作的工厂,第一时间帮我们生产需要的东西。袁队长,这一块你也要负责起来。”


“啊?直接对接工厂,越级了吧?”袁海涛惊讶的说道。


“这事好办,我找航空集团。”


赵奕一想就知道该怎么办,昆仑发动机组的经费是由航空集团拨付,其他的支持也是通过航空集团,他直接找航空集团要经费,对接相关的工厂就可以了。


“还有一件事。”


赵奕说道,“我们要为新材料做准备了,k03a,刚才我说了,性能提升了,燃烧室的功率足够,但怎么去适应高性能涡lún叶片,怎么控制输出功率,怎么去节省燃烧,都是问题,我们要找个专业的来论证。”


他的意思是研究燃烧室和新的涡lún发动机的对接问题,两个重要部件性能没问题,就必须要对接好,把性能合理的发挥出来。


这很重要。


“但是新的k03a还没来啊……”


袁海涛犹豫着。


“先研究、论证。”


赵奕道,“我就定两个数据,一个是1700摄氏度,一个是1800摄氏度,接下来就是论证,涡lún叶片最高能承受这两个温度的情况下,燃烧室该怎么发挥最大功效,同时节省能源。”


“这部分论证需要动力领域专业的人才,就让张刚川派人来吧!”


……


赵奕走了。


袁海涛、周庆以及薛凤革,呆愣在办公室里,都不知道该做出什么反应。


1700摄氏度?


1800摄氏度?


如果没有记错的话,k03a提升后的熔点,也就只有1400多摄氏度吧?


“难道赵院士有信心,把k03a的熔点提升到一千七、一千八?”


“别开玩笑了!?”


“我上次看的报道说,m国最先进的战机,发动机涡lún叶片的熔点也只有1700多度,大概也就2000开(开尔文)。”


“k03a的性能达到国际顶尖?”


“不可能!”


几个人讨论一番,都觉得很不可思议。


当然事情也不是他们能决定的,袁海涛马上把消息传给了研发组负责人张刚川。


张刚川听到还以为是玩笑,“海涛啊,今天不是愚人节,我们也不过愚人节!”


“赵院士亲口说的!”袁海涛说的很肯定。


张刚川深吸了一口气,仔细考虑了一下,觉得赵奕大概是出了成果,一时间心气足就定下来。


但是,有什么意义吗?


“好高骛远了吧!”


张刚川想着都直摇头,想着打击赵奕的积极性也不太好,干脆去了动力小组转一圈。


昆仑发动机的设计已经定型,后续都是完善相关的工作,原来十几个人的动力组,好多都转到了其他机构,或者是去了王屋发动机组,动力组就只剩下三个技术员。


张刚川简单的说了一下。


动力组的负责人是周恺,他看向了老技术员高亚新,高亚新也听到了,马上就摇头说不去,“按两千(开尔文)的叶片设计tiáo试燃烧室?有什么用?”


周恺也推脱道,“要是其他时间,我就自己去,反正我们组工作也不多,但k03a性能刚有提升,马上要拿到材料,也要进行搭配的研究。”


这时有个人走了进来,。


周恺马上喊了一句,“小王,你过来。”


小王的名字叫王志国,年纪只有二十七岁,硕士毕业到组里工作,是昆仑发动机组少有的新人,也是基地里最年轻的技术员了。


等王志国走过来以后,周恺就对刚川说道,“既然是赵院士的要求,不派人过去也不好。小王也是年轻人,比赵院士大不了多少,一起也好交流。”


“小王啊,你就跑去首都一趟,到燕华大学动力实验室,袁海涛在那边。”


“当是出差,正常补助。”


王志国都不知道怎么回事,听到去首都出差还有补助,也就点了点头,“哦,好。什么时候?”


“现在就可以去!”周恺点头笑道,“赵院士的要求啊,小王啊,你去了可要多学习学习。”


“赵院士?我?哦……”


王志国满头雾水的答应说道。


请收藏:https://m.shucaiqxsb.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