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小说>历史>百人会之关东局> 第363章 伊春,中国的第二片净土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63章 伊春,中国的第二片净土(2 / 2)

这个电厂苏联帮助你们修的?自己修,工程师是从哈尔滨请的白俄。这个项目是我们的骄傲,简直是一本万利。


下午一点多,汽车到了伊春。记者们兴致勃勃,住下来以后,马上要求参观。


能让我们自由参观吗?


随便参观,你想去哪里?都可以。


接下来,工厂,学校,连飞机场都看了。


我们还想看。看什么?军工部门可以看吗?可以。枪械修理厂,日本武器可以修,苏联武器也能。飞机制造厂,当然,造出的飞机比莱特兄弟的飞机好。


有几个记者很喜欢看政府,对三三制很干兴趣,问个不停。有个美国记者不相信政府是选举的,被一个百姓一句话顶回去了:“在整个伊春,想把谁选下去,就把谁选下去。你要是对我好,我就选你。”


看完了,爱泼斯坦评价道:“伊春根据地真是一片净土。”


过了两天,几个美国提出来,想去jūn_duì 看一看。


好,各位去金山屯军营看一看。


上车,去军营。


这一次小路没有陪他们去。


小路这几天很忙,调动jūn_duì ,调动人员,调动物资,开辟南兴安省根据地。


他还让驻苏联的人大量从中亚等地购买棉花等各种工业原料,就算把钱都花完也在所不惜。


另外,他还在督促向南运输武器的事。如今,武器马上就齐备,可以启运了。


两天后,众记者回来了。


怎么样,感觉如何?


没想到,你们的jūn_duì 很正规,武器很好,训练很正规。战斗力很强大。


没想到我们的jūn_duì 如此强大?我们的装备不行,每打一仗,要死很多人。看金山屯烈士陵园了吗?


看了。


那一次,一支部队,几乎打光了。


是,我们看到了,大片的墓地。


我们看到了部队,坦克部队,还有特种部队。


这些部队还需要训练。坦克不足,炮不足,炮弹也不足。


路透社记者武道、美国天主教《信号》杂志记者夏南汉两个人拿出了一个单子,想去几个地方。


小路道:“不愧是无冕之王,什么都能探听出来。这些地方都想去?”


武道:“还希望提供方面。”


小路道:“日本农场,战俘营,朝鲜村,监狱,溥仪,可以。各位想一起去,还是自己看自己的?我听说,有人要做人物专访,是吗?”


记者们觉得这几个地方都重要,只好决定一起去。


******


1,因为封锁,延安很穷困,能吃饱就不错了。有个故事。1938年5月,美国驻华使馆参赞卡尔逊上校,在延安邀请老外医生马海德下馆子。路上许多熟识的人向马海德打招呼,马海德便邀他们一起去吃饭,卡尔逊后来回忆“他如此大方地利用了我的好客使我笑,他知道我手头不紧。我们走到饭馆时,后面跟随了十几个年轻的男女,他们笑着闹着,完全沉浸在聚餐的快乐中。”


请收藏:https://m.shucaiqxsb.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