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小说>历史>百人会之关东局> 第410章 敌后战,号称百团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10章 敌后战,号称百团(2 / 2)

王家峪总部作战室气氛炽热,电台、电话都处于紧张的工作状态。彭德怀或和左权交谈,或听汇报,或沉思。他和左权等整整一夜没合眼,等待着前线的消息。


21日天明时分,消息6续传来。先收到刘伯承师长来的电报,129师左翼出击况:陈赓旅连克碉堡4座,全歼守敌,完全占领了寿阳西南之芦家庄车站,将车站西1o里内的铁道、桥梁全部破坏。另外,在榆次附近炸毁装甲列车两列,车内敌人全部炸死。


紧接着,聂荣臻司令员来电,晋察冀区左纵队,中央纵队,右纵队出击况:杨成武部连克乏驴岭、北峪、北都等据点,歼守敌2oo余名,据点段内铁路、桥梁、碉堡、电线悉被破坏,万余民众参加了破击。


聂所属另一部,则完全占领了井陉煤矿,歼守敌百余,解放工人23oo余人,矿井机器全部炸毁;


郭天民部已经攻克娘子关,全歼守敌。


冀南军区徐绍恩团破坏平汉路邯郸至磁县段铁路5里,炸毁炮楼两座,另外攻克六座炮楼,复活伪军千余,击毙日军二百。


晚上8点钟,贺龙师长来战报:张宗逊旅全歼静乐东康家会守敌,毙敌2oo余,俘日兵1o余名,缴获甚多。


到了22日,正太、同蒲、白晋、平汉、平绥、津浦、北宁各铁路及各公路干线都传来捷报。彭左指示,向前线各部通报战况,并上报**。


因为各地分别配备了东北运送来的攻坚武器,伤亡很小,进攻度很快,碉堡和工事摧毁十分顺利。还因为部队多了若干轻武器,步兵进攻也很顺利。


22日午饭后,彭德怀和左权在作战室内听取战况,作战科长王政柱汇报实际参战兵力:正太路3o个团,平汉线卢沟桥至邯郸段15个团,同蒲线大同至洪洞段12个团,津浦线天津至德州段4个团,邯郸至济南公路线3个团,代县至蔚县公路段4个团,北平至大同线6个团,辽县至平定公路线7个团,宁武、苛岚、静乐公路线4个团,等等,共计1o5个团。


左权道:“好!这是百团大战。作战科要仔细查对确数。”


彭德怀说:“不管是一百零几个团,就叫百团大战。”


当即彭左拟电,各兵团,并报**。同日,《新华日报》华北版和新华社华北分社布了十八集团军司令部参谋处关于百团大战的第一号捷报,以后逐日布战报。百团大战的战况成为举国欣闻的消息。


消息立刻传遍全国。


一号捷报是小路润色后布的。


小路在审核宣传日军死亡数目,花了不少心思。历史上,日军自己公布的死伤数目也不确切。第一,日军不公布被俘虏的人数。第二,日军不计算伪军的数目,包括朝鲜军和台湾军。第三,日军不计算临时编入战斗的日侨的数目。第四,由于种种原因,比方鼓舞士气,他们不公布真实数目。


后来,国共双方研究抗战历史,因为攻击对方的数目不准,索性都有以日本公布数目为准。这其实是不合适的。


比如说,关于百团大战,日军把大队的千人说成7oo人,阳泉守军说只死不到3oo人。设想其攻击六日,日日冲锋。不但出动飞机,用毒气弹,还武装日侨,还偷袭侧翼。就算平均每日攻击五次,一共三十次,平均每一次竟然死了不到十个人,就被击退。要么日军太怂了,要么日本人的数据有问题。


日军军官不是日本做学问的人。后世日本的学问家勀有把细节做得极其细致,但他们假设日军参谋们和他们一样精确。其实不然。这些参谋军官为了鼓励士气,在数字上作假,毫不客气。


小路负责指导整个正太路破袭战役的宣传,已经向各个部队出了一个战役宣传训令:要多搜集歼灭日军的细节,包括指挥官的姓名,肩章,战刀,照片,番号等。要公布细节。


不要怕杀敌人数少不能鼓舞士气。八路jūn_rén 少不是新闻,八路jūn_rén 多是新闻。你说歼敌一万,人家说你吹牛。你把一千个敌人的详细况布,则可以起到震撼的效果。


在宣传文稿里,不要说八路军部队的人数,要给人以一个团有一二百人的印象。要突出八路军主要是民兵的事实,要突出八路军没有武器没有子弹的事实。


公布细节,就是要把八路军歼灭的数字坐实,让人无话可说。


晋察冀军区,八路军总部的参谋们一直都在问:为什么不见热河察哈尔方面的战果?不是说两家协同作战吗?


******


1,百团大战研究者刘凤翰认为,正太铁路实有十三个团。他只数了原始作战计划的部队,忘记了数破袭公路的部队。


2,194o年1941年,正面战场的几个战役,动辄**胜利,动辄歼灭日军数万,但是最终都是日军获胜,而抗日依旧低迷。**抗战歼敌数量十分不靠谱。也就是说,二战里中国战场的日军伤亡人数十分不靠谱。日本把数字减少再减少,**共军把人数扩大再扩大。另外,中国人死亡数字也是糊涂账,大量平民死亡均无记载。(天上掉馅饼的好活动,炫酷手机等你拿!关注起~點/公众号(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众号-输入qdread即可),马上参加!人人有奖,现在立刻关注qdread微信公众号!)


请收藏:https://m.shucaiqxsb.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