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小说>历史>百人会之关东局> 第437章 派回苏联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37章 派回苏联(2 / 2)

这期间,谢苗诺夫开始了行骗生涯,溥仪被赶出紫禁城在天津七年间,谢苗诺夫由郑孝胥和罗振玉引荐,在天津见到溥仪,索骗了巨额财款。


谢苗诺夫和溥仪搭上线以后,对溥仪说有个计划与溥仪有莫大关系,计划是要使用他们在满蒙的党羽和jūn_duì ,夺取满蒙地区,建立反赤根据地,由溥仪在那里就位统治。


溥仪动了心,开始给他提供经费。溥仪专为谢苗诺夫立了一个银行存折,由郑孝胥经手,随时给他支用。


后来,谢苗诺夫不停地要钱,每一次都有中间人,说的理由都很中肯急切,“这是最紧要的关头”,“这是最后的机会”,“此真千载一时之机,万不可失”,“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每一次都能正中溥仪下怀。大量的钱源源不断地从溥仪的口袋进了他的口袋。


后来谢苗诺夫流落到哈尔滨,一蹶不振。


这时日本为扩大对中国的侵略,又开始拉拢和资助谢苗诺夫。


为了报答日本人的保护之恩,谢苗诺夫率领15oo名白卫军,辗转来到关东军司令部所在地大连。他住在大连夏家河子铁路边的一所宽阔豪华的住宅里,经营一处农场,过着安逸的生活。


日本特务机关大连支部奉命照料谢苗诺夫,每月从机密工作费中支付1ooo日元左右,作为他的生活费,日本的满铁公司还供给他一些津贴。


日本把谢苗诺夫匪帮作为重要的反苏走狗豢养,给他一台短波收音机,让他每天收听苏联广播,写出附有评论的报告。


日本报机构让他招募白匪,由日本特务机关训练后派回苏联搜集报,提供批判和颠覆斯大林及苏联政府政策的材料。谢苗诺夫就这样坚持为日本人卖命,一干就是十几年。


为此,日本人对居住在东北的白俄还算很客气,与对待中国人朝鲜人的态度截然不同。


整个194o年,这里热闹起来。


分散在东北各地的白俄不断地来到这里,不断地有日本人来到这里。


到了夏天,人越多了,火车站几乎每一天都有白俄上下车。很多汽车拉着人进出,有的时候,院子里甚至有几百人。


附近有的乡民现,有的白俄有枪了,垃圾里面经常看见子弹壳。孩子们经常拿子弹壳去换钱。这一阵,白俄的日子似乎很好了,垃圾里的酒瓶子也多了,其中甚至有洋酒瓶子。地下党的废品站收购站里的洋酒瓶子堆积如山。


转战各地的总司令小路拿到这些报,给张勇出指令,加派人手,监视白俄,不得采取任何行动。


到了1941年2月中旬,一夜之间,小白楼人去楼空。垃圾量大大减小了。


这几天,张永兴在分析这个案子,他要求铁路沿线注意观察一批白俄的下落。很快,齐齐哈尔传来消息,大批白俄拿着满洲护照和苏联护照,经过齐齐哈尔去了满洲里,已经走了大约一千人。


接下来几天,白俄不断地去海拉尔,直到2月29日,每天去苏联的白俄数量从每天两百人一下子下降到了正常的百人的水平。


张永兴知道了这个消息,心里很高兴,觉得距离目标更近了一步,把消息给了小路。


小路也很高兴。他觉得自己对关东军的影响已经看到效果了。


派遣白俄回苏联,对于苏联的破坏,远远比jūn_duì 来得有效率。就算破坏不成,日本也不会损失什么。


于是,苏联日本就会相互消耗更加严重。这样就可以极大消耗苏联和日本,如果日本人和苏联人打起来,那就更好了。


派遣这些白俄会苏联,这说明关东军里主张北进的军官们还在活动。可能活动不那么高调,一个动作加上一个动作,密切观察他们的人已经感觉到了他们的意图,那就是苏联。


小路早就让张永兴的报搜集网加大对这些人的监控,结果是很明显的。原来从大兴安岭释放的那一大批日军军官是这些人的领袖。这些人里面,高级军官都被调走了,有的回国了,有的去华中华东,甚至有的去了印度支那。中低级军官还在,虽然失去了很多权利,但影响很大,很多基层军官士兵是他们的拥趸。


最近,张永兴传回来了消息,说新京的一批日军军官有了一些行动。


******


1,1945年,苏联苏联红军打进东北,在大连抓到谢苗诺夫,押回莫斯科,于1946年审判枪决。


请收藏:https://m.shucaiqxsb.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